斗六劉家,新式店面,對面有寬廣停車場,來劉家不用擔心停車問題。 入內,很新式清爽的店面設計,和高雄左營的舊式海軍單位感覺不同,不過相同的是,店內是滿滿的人潮,中午用餐時間座無虛席。 ▲980元的2號套餐。 我們拿菜單來看,由於一家二大二小前來,論食量家中女人們吃不了太多東西,就點適合3~4人的二號套餐。 小朋友先去拿小菜, ▲挑35小菜3盤。 ▲捨不得吃的小菜。 等餐點先吃小菜,劉家的小菜做的還不錯,不是驚豔特別,但每一個品項還有一定水準,讓人邊吃小菜邊等待正餐送上來。 先送上桌的是捲餅2份和蔥油餅一份,大女兒步入國中階段,為了女兒成績,老婆接受老一輩的建議暫時不吃牛肉,我們家目前都不在女兒面前吃牛肉,所以選二份雞肉捲餅。 雞肉、牛肉捲餅都是80元價格,乾烙的餅皮,口感不油膩,皮脆又乾爽,雞肉為餡肉,白肉來搭配菜蔬,口感清淡的朋友來吃真的不錯,對我來說,若是一個牛肉,一個雞肉來搭的話,會更美味好吃。 蔥油餅是符合我們家偏好的做法,乾烙式的手法,讓餅皮酥脆不油膩(很重要,我們家不愛油香系列的蔥油餅),純粹吃麵粉香以及蔥香,口感清爽型最好,若愛油香系,則不會覺得美味。 水餃,據說是劉家的起家寶,聽說劉伯伯創立劉家時只有賣「水餃」,不過他的水餃較沒有對我的味,他屬於皮厚調味簡單,還不錯,但不屬於我的菜。 不過,劉家酸菜白肉鍋,很符合我們家的喜好, 主角酸白菜火鍋終於上桌見客,在熱氣滾滾中,熱鬧上桌,劉家酸菜鍋都是以碳火爐出來見客,酸菜白肉鍋的料給的頗多,但品項不多,內容就是酸菜、白肉、丸子、豆皮、凍豆腐,以火鍋來說料非常少,但就是美味,難怪劉家的輸出海報上說,好吃不用料多。 不過斗六的酸度比起高雄左營來說是較低的,我們在左營吃的時候,沒有請店家調過的酸度,比起斗六來酸度明顯較高(不過,火鍋上桌後,有工作人員來問過,是否要調整酸度,我想,斗六可能在酸度喜好上較低一點。) 對我來說,我覺得斗六酸度剛好,但偏愛吃酸的大女兒,他認為要左營的酸度較美味。 鍋中手工丸清爽美味,白肉、酸菜湯中走一回,紮實肉勁更添美味,每次吃劉家酸菜白肉鍋,總是感受到美食的感動。 不過,唯一小小缺失,是我認為劉家的沾醬和白肉沒有很對味,對我來說,最對味的酸菜白肉鍋,是又再搬到民族路上的嘉義清香園,不過,老闆搬到嘉義後,酸菜白肉鍋竟然也不再用沾醬,唉!唯一小小遺憾! 甜點是美味的紅豆鬆糕,我們選擇外帶回家,沒想到女兒們覺得太好吃了,車上立刻將它解決,我可是一口都沒吃到,無法評論啊! 回家前,沒忘了請店家將鍋底打包(一定必做的事,握拳!),回到嘉義家中用家裡的鴛鴦鍋,再搭配嘉義的韓城滷味買回來的麻辣底,共治成美味的麻辣酸菜鍋啊! 斗六劉家酸菜白肉鍋 營業時間:11:0~14:00/02:30~22:30 火鍋半價:14:30~16:30/21:00~22:30 地址:斗六市永樂街68號。 電話:05-537-1979/05-537-1989


【來雲林旅遊歡迎參考】【出發。就從現在開始】雲林縣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集集遊客中心拿到一份蓋章拿贈品的活動單,其中一個章放在集集出張所,為了蓋印章我們家來到出張所,計劃蓋好章就轉往「車埕」,走到樟腦出張所,發現內部正辦展覽活動,原來是藝術家「蔡秉軒」老師在這裡辦個展。 ▲正在做畫的蔡老師。 藝術家蔡秉軒是集集小鎮優秀的創作者,不論是油畫創作或水墨花鳥繪畫的作品均備受肯定。這一次老師的主要展覽是「金魚」。(ps:我對專長繪畫的人都非常尊敬,因為若找我來畫,大概只有幼稚園的能力啊!) 一開始我們家沒有注意到展覽內容,只是想蓋章,我走向正在繪畫的老師請問章放在那裡?沒想到老師很熱情又客氣和我們閒聊,聊到盡興,老師說要畫二隻金魚送給女兒! 女兒想拿到老師的禮物,我們家改變計劃停留在集集出張所,女兒們和老師、一旁來自彰化「線西鄉龍畫坊 - 蒲公英生活館」館長夫妻閒聊,等待老師大作出爐。 空檔時間,我隨意走走觀察木造的集集出張所。 對集集出張所的歷史完全不懂,回家後非常好奇,上網查詢文化部網站後,根據文化部地方文化館的介紹:以下引用 :「 樟腦與蔗糖、茶葉並稱為清代台灣的三寶,集集街市最初的繁榮也與樟腦的開採息息相關。「出張」原是日語出差的意思,日據昭和年間,日本政府頒行樟腦專賣制度,於西元1898年(明治31年)在此設置專辦區域內樟腦採製及販賣業務的「集集樟腦出張所」。 當時的樟腦製造主要「腦灶」方式用柴火蒸餾樟木,所需時間約為24小時,冷卻後樟木蒸汽形成白色凝固腦沙與腦油,由挑夫送至出張所集中,再利用集集線運送至台北的總工廠精製後才是最終成品。 ............... 樟腦出張所建築可分為三部份,分別是右側的辦公廳舍以及左側的宿舍或廳舍,均是傳統的木造日式建築。對稱而簡潔的正門入口,入口門廊「雨庇」,也就是亭式的入口建築,採木造屋頂雙柱建築。大門為雙開式大門,建築風格俐落、簡約,左側宿舍則是和式風格的廳舍。這幾棟建築都可以相互通連、串接,形成注重室內與室外空間連接的日式建築風格,構成簡潔、明亮、開放的空間特色。 ▲老師送的金魚,女兒很高興,回家買一個框將它裱好,放在桌上。 閒聊中老師建議,可以到車站前吃香蕉冰淇淋,原本要到二坪吃冰的女兒立刻心動,沒拿到老師的「金魚」不想離開,我們家便留在出張所和老師閒聊,「金魚」誔生後,我們才走到車站前尋找炸香蕉球、皮和香蕉冰淇淋。 ▲集集市區內的導覽圖(小鎮很適合散步走走)。 ▲集集鎮觀光夜市地點,不過今天沒開。 來到車站旁的商店區,在此走走逛逛,看到一家賣黃金香蕉球和炸杏鮑菇的攤家,原本想帶他們到「琳家元 炸香蕉」買,不過女兒想現買現吃,不強求,就隨手買了,邊買邊吃。 ▲琳家元 炸香蕉,原本計劃吃的炸香蕉,就在站前民生路89號。 炸香蕉皮就是香蕉皮下裹粉下油鍋走一會,重要的口感不油膩,時間掌握度要好,再來是淋醬要完美。 綜合口味一份50元,每二份一家人共享,這裡炸油算乾淨,香蕉皮我個人沒有喜好,沒有太多的想法,不過,我到喜歡他的黃金香蕉球,將香蕉去皮,用器具挖成球狀,下油鍋油炸,炸到半融半化間,一咬下,濃郁香蕉味的黃金汁液在口齒間融化泗溢,喜歡這樣的小點心,下次來就單點黃金香蕉球吧!


再來就是女兒想吃的「一億香蕉冰淇淋」。來到一億店門口,看看招牌有許多美食節目曾經報導過。 走到店前,店家簡介上說,這裡的香蕉冰以山蕉為原料,不添加香蕉油及香料,提供客人最完整的山蕉原味,主打低糖、低油,SGS檢驗合格,讓人吃得健康又安心! 簡介可以看出店家的用心,但我沒有那麼神,吃得出什麼健康?什麼是最好原料,我只知道自已是否吃的喜歡,口感是否美味。 ▲山蕉蛋捲是另一個主打。 ▲店家提供香蕉搭其他口味冰淇淋的吃法。 家人各自選用自已喜愛的口味,女兒愛香蕉和梅子,我則選香蕉配牛奶,各取所需,對我來說,什麼是低糖、低油,SGS檢驗合格我不知道,也沒有那麼高的能力可以吃出來,不過一億的香蕉冰山蕉製作的香蕉味頗為濃郁,口感香綿中做到甜不膩口,甜度剛好,讓不特別愛吃甜食的我也認為不錯,值得下次來集集時再來吃一次。 集集出張所: 地址:集集鎮民生路65號(集集鎮公所旁) 蔡老師的: 集集藝術家背包客棧民宿 地址: 552南投縣集集鎮民生路32-1號 電話:0932 187843 一億一億香蕉冰淇淋.蛋捲 地址:南投縣集集鎮民權路321號(火車站正前方) 電話:0932-592463 營業時間: 假日08:30~18:30 平日09:00~18:00 冰淇淋二球特價50元 【來南投縣旅遊歡迎參考】 【心中最美的山城】南投縣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網路知名部落客推薦的天下第一辣。 在小鎮街道上找到車位,車位旁剛好有掛出「天下第一辣」的店家,肚子有點餓,先來一份「天下第一辣」吧! 走上門入店才發現,原來天下第一辣是湯式的麻辣臭豆腐,麻辣加上鴨血、泡菜方式,但今天有點熱,不想吃這一類麻辣臭豆腐,而是想吃油炸酥脆再加上辣椒醬的口感,決定按自已想點的方式來點吧! 不過他的油炸臭豆腐只有四塊,上桌時感覺有點單薄,有點少,我比較習慣五塊或六塊一盤的方式,四塊一盤不是沒吃過,一般來說,比較大尺寸的才會四塊一盤。 吃完之後的感覺是一般,沒有特別的好或不好,心想,還是該點最被推薦款的麻辣臭豆腐吧! 吃完付完帳走出店門,往車站方向走去,今天就是來車站前吃香腸的。 經過遊客中心,愛蓋記念章的一家人決定入內蓋紀念章。 集集遊客中心門口,有擺放紅龍號與金蕉號的三輪車提供遊客拍照,當然要來小拍一下。 走過美麗的壁畫,來到車站前。(寫起來很長,其實約100~200公尺左右),車店廣場與車站相對的方向,我們發現今天的目標就在此,而且二家是相鄰而居的。 店家有竹筍香腸、紹興香腸等口味,我們二者皆買,最特別的是竹筍香腸,大小和一般的香腸差不多,裡面包的是竹筍與肉,由於肉質與竹筍食材皆美,肉汁搖曳中,一塊一塊的竹筍嚐得筍子的清脆,特別也美味,值得來集集時再吃一隻。 香腸攤旁就是「集集香蕉蛋捲專賣店」,看機器擠出原料,店員在一旁邊現作,女兒們說爸爸我們買一盒回家吃吧! 集集小鎮早年是集集支線當地農產品的集散中心,香蕉是外銷日本最重要的農特產品,成為集集重要特色,因此這些年逐漸出現香蕉冰、香蕉蛋捲和炸香蕉球、皮。 這裡的蛋捲蛋捲厚度略薄,口感不是酥脆型,但小硬略帶點脆,最特別之處是濃濃香蕉味,頗有自已的特色。不過自從台灣胖達人事件後,讓我對濃郁的味道,都會想是否添加香精,但多半時間,我寧願相信廠商用料實在才會有濃濃的香蕉味。 不過,蛋捲向來不是我的菜,我常泡茶卻不常吃蛋捲,女兒到蠻愛,這也是父女倆有所不同啊! 註:來車站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吃竹筍香腸與蓋章,因為在集集遊客中心有一個蓋章活動,要集滿三個章,就可以換禮物,車站有一個,我們轉往出張所蓋第二個章。 馬沙竹筍香腸 集集車店左前方斜對面 【來南投縣旅遊歡迎參考】 【心中最美的山城】南投縣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單車騎到北港運動公園旁的早餐街,很快就找到今天的目標「笨港小吃」。 笨港小吃賣的是北港傳統的麵線糊和油飯,不過我偏愛他的麵線糊,來這種早餐店多半也是點麵線糊為主。 今天點麵線糊15元不加蛋黃,滷蛋清和滷腸仔,共45元,鄉下消費真便宜CP值高。 ▲15元的麵線糊,有一塊滷蛋清(台語) 笨港小吃的麵線糊,較上次吃的無名店又更為清楚分明,單論麵線糊本身,反而不像北港小鎮特色的煮到「一團靡爛」的麵線糊,手法比較像我在外地吃的麵線糊,雖煮成糊,仍然有清楚分明的麵線,唯一較大不同笨港小吃採用北港通用的白麵線,再淋上一匙肉燥而成。 不過他的肉燥鹹甜鹹甜頗符合我的味口,對我而言,北港麵線糊因為有這一匙滷汁而精彩,也因有滷蛋白而讓我驚嘆,每次吃麵線糊,總少不了來一份滷蛋白。 今天叫一份滷蛋白和腸仔,笨港小吃的腸仔清理的乾淨無怪味,簡單吃一份搭配麵線糊的淡雅味更是美味。 註:其實腸子家家會滷,但腸子要清理乾淨,我問過我當總舖師的親戚,他說洗腸子要用蘇打水、粗鹽和「可樂」或「啤酒」,反複清洗,若用鹼水化學劑,腸子容易有怪味。 滷蛋白是北港麵線糊攤的名小菜,家家皆備,但手法略有不同,笨港小吃和北港朝天宮後方的阿豐相同,皆是滷後切成小長方塊狀,而另一家老等則是「蜂巢狀」滷蛋白,同一條早餐街上另一家無名則是大片Y狀,我最愛早餐街上無名店的滷蛋白,滷香Q彈,而笨港小吃則綜合老等「蜂巢狀」和阿豐滷蛋白的切成小長方塊狀特質,口感也有點接近我們常吃的醬油蒸蛋,手法不同,也不錯,不過我就是較愛另一家手法,這也是個人口感不同,不過,今天45元就有如此美味的早餐,滿意度頗高,吃完騎車回家了。 笨港小吃 運動公園門口旁,北辰路上一整排的鐵皮屋!(運動公園旁早餐街) 營業時間:早上至接近中午時間


【來雲林旅遊歡迎參考】【出發。就從現在開始】雲林縣食遊記總整理【北港-媽祖小鎮朝食】【再訪媽祖小鎮朝食】北港小吃-運動公園旁無名麵線糊【再訪媽祖小鎮朝食】雲林縣北港鎮小吃-光明路無名羹麵北港朝食-光明路上陳家煎盤粿與阿婆煎盤粿【再訪媽祖小鎮朝食】笨港小吃嚐北港麵線糊雲林縣北港鎮小吃-阿豐麵線糊油飯雲林縣北港鎮-老等麵線糊、油飯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中山路無招牌油飯和麵線糊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中山路(金捷發)煎盤粿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光明路煎粿盤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光明路84號煎粿盤北港的早餐-阿國黑豆漿與蛋餅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北港阿等土豆油飯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土魠魚羹二家 (二)土城土魠魚羹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清潔的店面,就是簡單的吃碗麵。 騎車來到門口,小店就是傳統的北港味,簡單店面,清簡的桌子,我來此,都是簡單的吃碗麵就騎車回家。 ▲每次都有人,所以,斜拍價目表。 每次來,每次都點35元一碗肉羹麵,簡單又滿意。 寫食記時,騎車來吃過三次,他的麵用較細白油麵,煮的剛好,再淋上店家的羹湯,口感田滑順口,肉羹,切條筍絲、香菇等和勾芡調和恰到好處,羹湯中的調味剛好,不過濃稠也不偏淡,鹹甜味恰到好處,湯中肉羹不屬於紮實彈牙型,口感滑順肉嫩易入口,整體而言,無名羹麵,不是一嚐驚豔,卻恰到好處,讓人百吃不厭! 註:吃這一碗麵,感覺有點像吃朴子市第一銀行旁的無招牌「羹麵」,不特別,但就是吃不膩,吃久了吃的也習慣,不過朴子一銀旁無名羹麵,環境較差,沒有光明路無名肉羹麵來的清爽。 光明路無名肉羹麵 地址:北港鎮光明路55之3 號(光明路84號斜對面) 營業時間:應是早上到中午吧!


【來雲林旅遊歡迎參考】【出發。就從現在開始】雲林縣食遊記總整理【北港-媽祖小鎮朝食】【再訪媽祖小鎮朝食】北港小吃-運動公園旁無名麵線糊【再訪媽祖小鎮朝食】雲林縣北港鎮小吃-光明路無名羹麵北港朝食-光明路上陳家煎盤粿與阿婆煎盤粿【再訪媽祖小鎮朝食】笨港小吃嚐北港麵線糊雲林縣北港鎮小吃-阿豐麵線糊油飯雲林縣北港鎮-老等麵線糊、油飯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中山路無招牌油飯和麵線糊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中山路(金捷發)煎盤粿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光明路煎粿盤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光明路84號煎粿盤北港的早餐-阿國黑豆漿與蛋餅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北港阿等土豆油飯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土魠魚羹二家 (二)土城土魠魚羹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家煎盤粿店門口。 陳家煎盤粿與阿婆煎盤粿就在媽祖廟前不遠的光明路上,二家相鄰,生意都不錯,各自擁有自已的客群。 我比較喜歡陳家的手法,來光明路多半來陳家吃煎粿盤。 ▲牆上有A餐、B餐等選項。 陳家煎盤粿店店內非常簡單,幾張簡單桌子擺放,牆上有張貼各種「餐」的價位。我每次來都是選A餐,因為50元的價位(有粿二塊、米腸、魯腸和香腸)剛好吃巧又吃寶。 二次前來有的照片來比較,北港煎盤粿將粿放在平底鐵板鍋上煎成金黃色的"煎盤粿",淋上甜米醬與滷汁而成,當然除了煎粿外,還可以加點配料,在嘉義桃城裡是「條仔關東煮和煎蛋」,在北港則較為豐家有魯大腸、小腸、米腸、香腸等,所以,我也較偏愛北港味道。 一會兒我的A餐送上來,以煎粿為底,混合了魯大腸、小腸、米腸、香腸切片,看起來就很豐富! 嚐一下主角的粿,他的外皮煎的金黃色略焦。中間香而軟也是不錯,但老婆大人反而不愛他外層略焦的口感,即使是夫妻,口感也是不同啊! 不過一口煎粿,搭配紮實香腸,Q彈滷腸,口感變化真是美味,而且,我特別愛陳家的米醬,煎粿因為有米醬更顯精采,店家送桌前都會淋上甜甜的米醬,再混合滷汁,鹹甜交陳,讓每一個從煎盤出來的煎粿,更添美味。 免費的柴魚湯請自取,味道雖不濃烈,但清甘有味,北港煎盤粿總是有免費的柴魚湯彰顯待客的人情味。 ▲陳家旁小巷有笨港煎粿盤的壁飾。 相隔一二天,我又騎車來到阿婆煎盤粿,這裡和陳家相鄰,生意也不錯,店面相同的清簡,店家對美食報導不是很重視,店內就貼一張小小的報導。 走入簡單的店面,我點一份簡單的小綜合,內容有粿、香腸、滷小腸、米腸。 之前就吃過阿婆煎粿,從前最滿意的是他的米醬,今天再吃也如此。以煎粿來看,我認為幾家的粿差異不大,但煎的時手法有差。 阿婆煎到非常赤,表面已經有硬皮了,對我來說,算是煎到過頭了,不過網路上頗多網友喜愛,這真的就是個人口感不同。 對我來說阿婆最美味的該是米醬,那濃甜米醬淋在煎粿上,口感甜美,即使是一般煎粿也是大大加分啊! 不過可惜的是,店家的香腸與大腸較冷,葉蕍點餐時發現店家只是放在鍋邊,雖有重新煎熱,但我覺得加熱度不足,二次前來都嚐到米腸心還有點冷,讓風味略差許多,而且滷鍋手法對我香度還不夠強烈,所以,二次來阿婆都覺得還沒有很符合個人口感,不過店家生意很好,米醬美味,免費柴魚湯清甘有味,也是北港小鎮的人氣小店啊! 阿婆煎盤粿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光明路92號 營業時間:早上


【來雲林旅遊歡迎參考】【出發。就從現在開始】雲林縣食遊記總整理【北港-媽祖小鎮朝食】 【再訪媽祖小鎮朝食】北港小吃-運動公園旁無名麵線糊 【再訪媽祖小鎮朝食】雲林縣北港鎮小吃-光明路無名羹麵 北港朝食-光明路上陳家煎盤粿與阿婆煎盤粿 【再訪媽祖小鎮朝食】笨港小吃嚐北港麵線糊 雲林縣北港鎮小吃-阿豐麵線糊油飯 雲林縣北港鎮-老等麵線糊、油飯 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中山路無招牌油飯和麵線糊 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中山路(金捷發)煎盤粿 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光明路煎盤粿 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光明路84號煎盤粿 北港的早餐-阿國黑豆漿與蛋餅 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北港阿等土豆油飯 雲林縣北港鎮美食小吃-土魠魚羹二家 (二)土城土魠魚羹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正公園、陀螺廣場、大溪橋】

▲公園取名中正,果然有中正先生的銅像。 在台灣取名中正,應該是早年取名來記念蔣中正先生的記念公園,現今許多地方已改名,我們在一旁的停車場停好車,先走入公園內參觀。 ▲公園旁大溪教會以哥德式尖塔造型,成為大溪鎮重要觀光地標之一。 大溪中正公園綠林掩映,景緻清幽,日治時期大溪神社舊址,為日治時期台灣十二勝之一。設置有神社、公會堂及相撲場,台灣光復後神社變成「超然亭」。可俯瞰大漢溪,相撲場變蓮花池,公會堂改成蔣公行館,雖然歷經各種變更,不過風景秀麗古木參天的自然景觀,讓人走來充滿滌瀘心情,來大溪不妨來走走。 女兒們來公園總要玩一下遊樂器材,我跟他們說,先走到陀螺廣場看一下大陀螺,民國70年,舉世聞名的大溪大陀螺,女兒們也聽過一代陀螺王簡武雄先生打造大陀螺故事,很高興的走到陀螺廣場看展示的大陀螺。 ▲陀螺廣場上可以轉動大陀螺。 廣場下接大溪橋,看到假日的大溪老街不是很好找停車位,於是大溪鎮公所與省公路局規劃之下修繕美化大溪橋,2004年完成全長280公尺的大溪橋,由於橋身輝映大溪老街的巴洛克建築特色,立刻成為小鎮觀光新亮點, 我喜歡這座橋,因為橋的存在,讓許多人願意將車停在橋頭停車場,再走上大溪橋走入大溪小鎮訪老街。 非假日來此,我們輕易的在中正公園旁找到停車位,先走向大溪橋,由橋頭高聳牌樓與橋身二側,欣賞與大街老街相枋的巴洛克式雕花的典雅之美。 在橋上簡單散步,雖然是現今修飾建築,一家人都頗喜歡大溪橋仿巴洛克式的建築之美。走回自然清靜的公園,一旁蔣公行館,今日沒有開放只能等待有緣再訪,先走往新南老街觀賞古典建築之美。


大溪新南老街

大溪街上最著名的景點大概就是和平老街,與和平相同擁有巴洛克之美的新南老街(中山路),雖然步行只相距5分鐘的,鄰近還有武德殿、蔣公行館、特色的咖啡館和中正公園,但遊客數卻少很多,我們家已走過大溪和平老街,此次的目標就放在新南老街。 從前走老街,我習慣追尋老街建築研究,跟著一群喜歡文史精神的伙伴,我們拿著老師所發的講義,揮汗如雨的街上穿梭,對照著寺廟上、街道中、老車站的古建築工藝品,仔細的傾聽,勤做筆記,讓心靈沈醉於古老的歲月中。 現今有了孩子,心也懶了,欣賞古蹟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它是什麼式古蹟,有怎樣的建築精神,我只要知道它是美的,讓心靈沈醉,至於是如何的美又何必去深究呢? 新南老街較和平老街真的恬靜許多,觀光客較少進入,街上建築牆上、立面上仍有東西混合的巴洛克浮雕,精美典雅。走一小段目光不自主的被「建成商行」所吸引,巨大穹窿式圓頂,正面匾額除了中文外,還刻有「KENSEI SHO CO.」,充份展示出昔日曾有的風華。 看建築立柱,另一幢立面上雕烏衣舊族,表明來自唐山(中國)江寧地區「烏衣巷」的名人之後。但我總是想起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心中略有繁華落盡之感,帶著女兒們,一幢幢山牆立面欣賞,慢慢散步離開。 大溪武德殿 武德殿是日治時代遺留的劍道、柔道訓練場所,建築設計皆採取用具「日本傳統社殿建築」的建築意象,其明顯的特徵就是入口的「大屋頂」,再依時間演進可以細分成三大類建築: 1、木造和風:如新竹武德殿、台中演武場。 2、磚造和洋拆衷:高雄武德殿。 3、鋼筋混凝土仿造和風:台南武德殿和大溪武德殿最具代表。 再走過台南武德殿之後,當然要來訪大溪武德殿,看看日治遺留的建築風格。 ▲正脊兩端的「鴟吻」(吞脊獸),呈現中國建築風格。 ▲正門,入母屋破風有武士盔造型。 大溪武德殿興建於日治昭和5年(1930年) ,於昭和9年(1934年)完工。現今整修後,四週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及洗石子建築,屋頂保留原先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鋼筋混凝土仿造日本傳統社殿式建築,歷經時間淬練更帶歲月幽幽的歷史美感,也可以品味日本武士道的立國精神。 不過和各地的武德殿相同,現今大溪武德殿成為靜寂的小景點,留待喜歡漫步閒遊的來,來此慢慢品味大溪的恬靜幽情。 看完武德殿,我們也該走回去取車,三天的台北行結束了,返家,是為了下一段旅程的開始吧。 【相關連結】 桃、竹、苗食遊記總整理 大溪小鎮食遊記 桃園大溪區美食-老阿伯現滷豆干、雲南小吃 【追尋兩蔣的故事】桃園大溪後慈湖(秘境之南) 兩蔣文化園區、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北台灣單車五日遊(一)桃園縣景點-大溪和平老街小吃-豆腐酪、月光餅 大溪小鎮散步-中正公園、大溪橋、新南老街、武德殿 【葉蕍的臺灣各地武德殿遊記】 單車遊半線路線-彰化武德殿、八卦山自行車道 金色夕陽灑落時悠遊台南武德殿 旗山區(鎮)古蹟景點一次走訪(下)-旗山國小、武德殿、天后宮、聖若瑟天主教會 單車分段環島朴子-高雄段-高雄市武德殿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說,和小蔣先生拍張YA的照片。 由後慈湖出來,我們回到慈湖遊客中心,這裡有許多兩蔣相關事蹟的展示,不管是老先生在中國大陸的清黨剿共到建設台灣,都有許多輸出海報,當然我也花點時間,講「白色恐佈」的故事,這些事在去過綠島、景美人權園區,女兒們也比較明白,不過,她也還有點模糊,旅行中看的故事,仍需要時間去消化。 ▲遊客中心裡眾多兩蔣歷史故事值得瞭解。 除了介紹兩蔣文化,裡面還有販賣許多兩蔣文創商品,而且還是蔣家第四代蔣友柏設計,我們家在此吃點簡單的東西,先墊一下肚,蓋章買記念品,午後到大溪街道上吃東西。 逛完慈湖遊客中心,我們走慈湖雕塑紀念公園,園區是大溪鎮公所於1997年設立,目前專門容納全台各地所拆除的國父、蔣公銅像。走上慈湖橋,就走入雕像園區。 在橋上遠眺,青山下,溪水環繞,小徑通幽,公園整體規劃上非常清幽動人。 一入內,公園內道路旁擺滿老先生的雕像,這都是各地方送過來的雕像,我跟女兒說,妳可以看出來,昔日威權時代,台灣塑造多少銅像來造神,塑造「民族救星」。但一時的塑造,終將回歸歷史的常軌,你有功,自然有人記念,有過,也會有人批判。 註:1970年十月卅一日,台北市議會通過:「建議政府在國中校園廣設蔣公銅像」 這尊坐騎馬的雕像,個人角度來看,塑造的非常雄姿風發,若是馬上人物不是老蔣先生,相信,許多人會有不同看法。 不過,青山環峙中的寧靜公園,靜靜的看著青山下數十尊銅像聚集,或威嚴、或微笑,有的銅像烔烔有神,看的初當時雕塑者非一般匠氣者,不過,當初的民族救星如今評價是何? 我想不同的人,心中總有不同的一把尺,也造成現今的銅像爭議。 其實,我比較欣賞台北市長柯P對銅像的看法: 「 就他個人立場,那些銅像留著,並不是精神上屈服,而是說終於是超越歷史,做自己主人,所以他是持自然態度,不會故意去拆那些東西。 他也反問,如果去拆那些銅像,那中正紀念堂的要怎麼處理?因此他認為,歷史就是歷史,就把他留著,他在台北市會盡量避免製造對立。 對於有人故意破壞銅像?柯文哲則希望歷史當做歷史,如果以前不喜歡別人把想法加在自己身上,今天也不需要用這種態度對人家,他認為把銅像留在那裡,並不是表示精神被屈服,而是因為終於可以超越歷史,當自己主人。 引用新聞出自: http://www.nownews.com/n/2015/03/01/1618242 」 國父與蔣公,搭的真有趣,也很有創意! 不只有蔣公,有的地方連「國父」也送過來,我覺得這一尊國父頗有民初的紳士風。 ▲果然也有一些銅像是由藝術家所作。 目前園區裡最大的銅像是當初在高雄文化中心被陳菊市長下命拆解成117塊的老先生坐像,園區在透過藝術家以「解構主意」重新組合呈現,刻意以不完整的方式呈現,並取名為「傷痕與再生」,我想,過去歷史的傷痛很難去說什麼?只有記取過去錯失的原因,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唯一的小蔣先生銅像。 近幾年來幾次民意調查顯示,蔣經國仍然是台灣最令人懷念的總統,民主社會懷念曾有「極權統治強人」,似乎有些矛盾。但我覺得故總統小蔣先生最聰明,他生前不喜歡人幫他立銅像,所以,小蔣先生到也不多,整個園區內只有一尊,到是與老蔣先生不同。 不過,園區逛一圈,我們約略停留30分鐘,肚子餓了,要開車離開青山秀水的慈湖雕塑紀念公園,到大溪街道去覓食去。 【相關連結】 桃、竹、苗食遊記總整理 大溪小鎮食遊記 桃園大溪區美食-老阿伯現滷豆干、雲南小吃 【追尋兩蔣的故事】桃園大溪後慈湖(秘境之南) 兩蔣文化園區、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北台灣單車五日遊(一)桃園縣景點-大溪和平老街小吃-豆腐酪、月光餅 大溪小鎮散步-中正公園、大溪橋、新南老街、武德殿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鬧滾滾的老阿伯豆干,可惜,沒有主食。 由中正公園走過來,百來公尺的距離,我們就走到老阿伯現滷豆干的店面,人潮頗多,可惜,沒有主食,對肌腸轆轆對我們,需要主食才能享用滷味啊。 看到對面有一家雲南小吃,也是美食節目報過的店家,決定,先吃個主食,再來切盤滷味(其實是想切盤滷味來搭主食的,但不好意思!) 走入雲南小吃,看一下價目表與菜單,由於上台北三天,一直都沒有吃到米食,老婆和小朋友們想吃點南方人主食米飯,於是點了椒麻雞飯和拋豬肉飯,而我還是堅持雲南名菜米線,不過口味是什錦(心想,雲南有洱海,也有「海鮮」吧!) 小菜只有點木瓜絲涼拌,因為還要到老阿伯吃現滷豆干(不好意思在人家店裡吃別家小菜,沒想到隔壁年輕人直接到老阿伯端過來,唉!真的不如年輕世代)。 雲南小吃店面簡單整齊。略等一下,椒麻雞飯就送上桌來。很多朋友認為椒麻雞是泰菜,若我所知無誤,椒麻雞飯該是雲南菜,不過雲南菜酸辣並陳,和我在台灣吃的泰菜有近似的特質,所以,誤解也是當然。 不過在酸辣中,我們家一直偏好,酸中偏辣口威微麻的手法,而且頗為堅持。 一會兒套餐出來,110元不貴的價位,約略高於自助餐,所得的簡餐也像是自助餐的升級版,用餐盤裝二菜一飯,主菜用小碟子裝,再來一個湯簡單搭配,不過110元的簡單大約也該如此,太多就太超值。 不過吃了數口,老婆和我都明白,這裡的雲南小吃,不是我們家適合的胃口,因為辣度不同,大溪雲南小吃的酸辣度上,酸高於辣,也就是說,酸度較有而辣度略低,和我們家向來喜歡的酸中偏辣口感偏麻的手法不同,由於這小地方的不同,也造成沒有特別喜歡,雖然他的新鮮度和質感都還不錯,但沒有辣度,就不是喜愛的酸酸辣辣口感,還是雲南菜就如此?我們被泰式手法所影響,我跟老婆說,下次到龍崗去找尋滇味吃看看。 ▲木瓜絲涼拌,清脆度有,要價70元,可惜不辣。 要價70元的木瓜絲涼拌,裡面配料頗多,有花生、黃瓜絲、青木瓜絲、蝦米、紅蘿蔔,青木瓜絲口感爽脆,但酸中帶甜不辣,讓偏愛酸辣並陳的我們覺得很可惜啊!雖然清爽,卻沒有辣度。 店家價目表有特別推薦什錦米線是他們的招牌,心想,雲南有洱海,也有「海鮮」吧!所以我點了什錦口味米線,內容約略是蛋、肉片、豬肝、青菜等,還算豐富。不過我認知裡的什錦麵是日本名字,主要加入豬肉、貝類、魚類、蔬菜的雜繪麵。我總認為什綿要有海鮮類才是什錦,這碗麵當然也是什錦,不過和期待的不同,心想,來到台灣和洱海也無關吧! 不過這碗米線反而較為清雅爽口又美味,湯頭該有用蕃茄下去熬吧!有點雅緻的蕃茄酸,淡淡有爽品,加上肉片、豬肝、蛋的鮮度都有,米線順滑,80元一碗,除了料的方向不同,真的比飯類更優。 吃完了走到對面的老阿伯現滷豆干第二代,因為有吃正餐了,就真的點些小菜來嚐吧!老阿伯滷味的品項不多,大致豆干、素雞、素腸、素肚、百頁豆腐、黃金蛋(1顆$18、3顆$50)、海帶等,也有提供套餐選擇,如招牌綜合桶、全套綜合桶等,大致上算平價不便宜也不貴。我們點了黃金蛋、花干、百頁豆腐和豆干(壓在下方)。 吃著老阿伯現滷豆干的感覺就是,滷菜還是搭配麵食等主食最夠味,單吃滷味對我,還是感覺少了點什麼?宵夜時是喝酒用的有點不同。 不過老阿伯最推薦的到是他的黃金蛋,蛋白Q彈,蛋黃色金軟稠,相當入味,水準不錯,而花干吸收許多醬汁,入味鹹香,單吃反而過鹹,若用來搭剛才的雲南小吃,那就非常美好。豆干和百頁的質都不錯,鹹香度有多,但總覺得若是搭對面的雲南小吃,這一餐的小吃就更加升級。 吃完了,逛老街去吧! 老阿伯現滷豆干 第二代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中正路37號 電話:03-3883422 營業時間:08:00~20:00 雲南小吃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中正路54號 老阿伯現滷豆干對面 【相關連結】 桃、竹、苗食遊記總整理 大溪小鎮食遊記 桃園大溪區美食-老阿伯現滷豆干、雲南小吃 【追尋兩蔣的故事】桃園大溪後慈湖(秘境之南) 兩蔣文化園區、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北台灣單車五日遊(一)桃園縣景點-大溪和平老街小吃-豆腐酪、月光餅 大溪小鎮散步-中正公園、大溪橋、新南老街、武德殿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記以油泡方式呈現肉圓和糯米腸。 來到東山市區內,放慢腳步,因為我知道店面頗小,容易錯過,還好看到一家人潮頗多的店,果然就是今日目標張記東山肉丸。 ▲70元一餐,簡單滿足。 上門,沒有菜單,就是一張貼在攤位上的海報,寫著販售的四個品項,肉丸、糯米腸和魚丸、貢丸湯。看一下價目表,我點肉丸、糯米腸和魚丸湯,然後就坐在騎樓的座位上。 一會兒就送上餐點,看一下張記的肉圓,非常不同於故鄉彰化的油泡肉圓,他的外皮白皙口感厚實,一看就猜測,店家用料「米」多於「蕃薯粉」,我咬一下皮,厚厚外皮口感和一般油泡肉圓完全不同,略綿又Q,好像加了一點蕃薯粉的粿,沒吃過這種肉丸,不錯吃,但真正讓美味提升的是他的米醬,甜甜又加上蒜頭與辣的米醬,是我吃過最符合我喜好的米醬,讓這完全不同我吃肉圓經驗的肉丸,成為美味的重要關鍵,也讓搭配的米腸,真的成為今天的配角。 20元的魚丸湯是和免費贈送清湯相同的湯底,味甘偏淡,感受不強烈,但魚丸頗為實在,還不錯,吃完張記心想,街上另一家阿文和老店東山肉圓,下次來吃看看是否有什麼不同。 ▲張記東山肉丸以竹叉為餐具,吃起來頗有古早味。 張記東山肉丸 餐廳 地址: 733台南市東山區東中村中興路91號 電話:06 680 0709


【歡迎參考白河區食遊記總整理】【沒有蓮花時依然美麗】- 台南市白河區(鎮)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