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公園、陀螺廣場、大溪橋】 ▲公園取名中正,果然有中正先生的銅像。 在台灣取名中正,應該是早年取名來記念蔣中正先生的記念公園,現今許多地方已改名,我們在一旁的停車場停好車,先走入公園內參觀。 ▲公園旁大溪教會以哥德式尖塔造型,成為大溪鎮重要觀光地標之一。 大溪中正公園綠林掩映,景緻清幽,日治時期大溪神社舊址,為日治時期台灣十二勝之一。設置有神社、公會堂及相撲場,台灣光復後神社變成「超然亭」。可俯瞰大漢溪,相撲場變蓮花池,公會堂改成蔣公行館,雖然歷經各種變更,不過風景秀麗古木參天的自然景觀,讓人走來充滿滌瀘心情,來大溪不妨來走走。 女兒們來公園總要玩一下遊樂器材,我跟他們說,先走到陀螺廣場看一下大陀螺,民國70年,舉世聞名的大溪大陀螺,女兒們也聽過一代陀螺王簡武雄先生打造大陀螺故事,很高興的走到陀螺廣場看展示的大陀螺。 ▲陀螺廣場上可以轉動大陀螺。 廣場下接大溪橋,看到假日的大溪老街不是很好找停車位,於是大溪鎮公所與省公路局規劃之下修繕美化大溪橋,2004年完成全長280公尺的大溪橋,由於橋身輝映大溪老街的巴洛克建築特色,立刻成為小鎮觀光新亮點, 我喜歡這座橋,因為橋的存在,讓許多人願意將車停在橋頭停車場,再走上大溪橋走入大溪小鎮訪老街。 非假日來此,我們輕易的在中正公園旁找到停車位,先走向大溪橋,由橋頭高聳牌樓與橋身二側,欣賞與大街老街相枋的巴洛克式雕花的典雅之美。 在橋上簡單散步,雖然是現今修飾建築,一家人都頗喜歡大溪橋仿巴洛克式的建築之美。走回自然清靜的公園,一旁蔣公行館,今日沒有開放只能等待有緣再訪,先走往新南老街觀賞古典建築之美。
大溪新南老街 大溪街上最著名的景點大概就是和平老街,與和平相同擁有巴洛克之美的新南老街(中山路),雖然步行只相距5分鐘的,鄰近還有武德殿、蔣公行館、特色的咖啡館和中正公園,但遊客數卻少很多,我們家已走過大溪和平老街,此次的目標就放在新南老街。 從前走老街,我習慣追尋老街建築研究,跟著一群喜歡文史精神的伙伴,我們拿著老師所發的講義,揮汗如雨的街上穿梭,對照著寺廟上、街道中、老車站的古建築工藝品,仔細的傾聽,勤做筆記,讓心靈沈醉於古老的歲月中。 現今有了孩子,心也懶了,欣賞古蹟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它是什麼式古蹟,有怎樣的建築精神,我只要知道它是美的,讓心靈沈醉,至於是如何的美又何必去深究呢? 新南老街較和平老街真的恬靜許多,觀光客較少進入,街上建築牆上、立面上仍有東西混合的巴洛克浮雕,精美典雅。走一小段目光不自主的被「建成商行」所吸引,巨大穹窿式圓頂,正面匾額除了中文外,還刻有「KENSEI SHO CO.」,充份展示出昔日曾有的風華。 看建築立柱,另一幢立面上雕烏衣舊族,表明來自唐山(中國)江寧地區「烏衣巷」的名人之後。但我總是想起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心中略有繁華落盡之感,帶著女兒們,一幢幢山牆立面欣賞,慢慢散步離開。 大溪武德殿 武德殿是日治時代遺留的劍道、柔道訓練場所,建築設計皆採取用具「日本傳統社殿建築」的建築意象,其明顯的特徵就是入口的「大屋頂」,再依時間演進可以細分成三大類建築: 1、木造和風:如新竹武德殿、台中演武場。 2、磚造和洋拆衷:高雄武德殿。 3、鋼筋混凝土仿造和風:台南武德殿和大溪武德殿最具代表。 再走過台南武德殿之後,當然要來訪大溪武德殿,看看日治遺留的建築風格。 ▲正脊兩端的「鴟吻」(吞脊獸),呈現中國建築風格。 ▲正門,入母屋破風有武士盔造型。 大溪武德殿興建於日治昭和5年(1930年) ,於昭和9年(1934年)完工。現今整修後,四週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及洗石子建築,屋頂保留原先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鋼筋混凝土仿造日本傳統社殿式建築,歷經時間淬練更帶歲月幽幽的歷史美感,也可以品味日本武士道的立國精神。 不過和各地的武德殿相同,現今大溪武德殿成為靜寂的小景點,留待喜歡漫步閒遊的來,來此慢慢品味大溪的恬靜幽情。 看完武德殿,我們也該走回去取車,三天的台北行結束了,返家,是為了下一段旅程的開始吧。 【相關連結】 桃、竹、苗食遊記總整理 大溪小鎮食遊記 桃園大溪區美食-老阿伯現滷豆干、雲南小吃 【追尋兩蔣的故事】桃園大溪後慈湖(秘境之南) 兩蔣文化園區、慈湖雕塑紀念公園 北台灣單車五日遊(一)桃園縣景點-大溪和平老街小吃-豆腐酪、月光餅 大溪小鎮散步-中正公園、大溪橋、新南老街、武德殿 【葉蕍的臺灣各地武德殿遊記】 單車遊半線路線-彰化武德殿、八卦山自行車道 金色夕陽灑落時悠遊台南武德殿 旗山區(鎮)古蹟景點一次走訪(下)-旗山國小、武德殿、天后宮、聖若瑟天主教會 單車分段環島朴子-高雄段-高雄市武德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