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走在佛塔、佛像前,心寧靜詳和
遊覽車由旗山老街開出來,就往今天最後一個景點,佛光山旁的佛陀紀念館,車在停車場停車,我們走過禮敬大廳,便來到此行的主要目標,佛塔建築群,一路往本館的方向走去。
▲佛陀像下就是本館
我們家是傳統拜拜的宗教信仰,祖先、神仙、佛、菩薩我們都會拜,因此來佛塔感覺莊嚴詳和,是我們家願意走的行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可以申請導覽,館方會安排師傅出來講解,我們家每次都隨興而來,主要自己隨意走走,感受佛的詳和寧靜。
走到本館前,夕陽西下金光灑落,回首來時路,佛塔伴夕陽,靜謐詳和。
佛陀記念館主體建築採「塔」式設計,本館上方四聖諦塔為印度大塔造型,成佛大道兩旁則羅列八座中國式七層寶塔,高38公尺,塔基座設有簡報室、接待中心,提供各種資訊及陳列文物、書籍等,讓來山參觀的遊客可在這裡歇息、閱讀、聊天、休息或喝茶。此外,還有提供上課、抄經的地方,以及舉辦佛化婚禮的禮堂等等。八塔塔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及八道。」
走到本館前,佛陀像前廣場,兩旁有十八羅漢的石雕像,看看長眉、伏虎等羅漢,我們要走上本館上,看看佛陀下基座是如何規劃。
▲佛陀像下石階不開放遊客登上,本館之上。
走上可以走的石階,我們來此遠眺來時路與佛塔,感受夕陽下的靜謐,再回首來時佛塔路,詳和平靜,我們要回去搭車了,偶爾搭遊覽車出來,也是不同的旅遊感受。
【本次遊覽車,高雄一日遊行程】
2.「遊樂高雄」旗山老街-旗山車站、秀明豬心冬粉、圓拱型亭仔腳、中山路仿巴洛克式老街
【歷經天空部落不經營,圖片絕大多數全數遺失,本文2024重寫】
以下2013天空部落舊文字和連結,皆以無效,留做自己記念
車子下了交流道來到位於佛光山旁的佛陀紀念館,果然是知名的宗教景點,一接近就工作人員引導到停車場停車。 在佛光的高塔下停好車,我們走向禮敬大廳。 人潮眾多的禮敬大廳,內部有許多店家,甚至有小7,可供來參拜遊客餐飲等服務,不過都是素食的。 纓絡披身的大象,有佛教的故事,但禮敬大廳二旁的獅象群像,我不知有何用意,是文殊和普賢菩蕯的座騎麼?
穿過禮敬大廳,我們來到八塔走向萬人照相台,而我最主要的目就是來此參觀氣勢雄壯的佛塔建築群。 在佛陀紀念館的網站上有寫道,以下引用http://www.fgsbmc.org.tw/BMC_attr_c.php?id=2 :「 佛館主體建築採「塔」式設計,本館上方四聖諦塔為印度大塔造型,成佛大道兩旁則羅列八座中國式七層寶塔,高38公尺,塔基座設有簡報室、接待中心,提供各種資訊及陳列文物、書籍等,讓來山參觀的遊客可在這裡歇息、閱讀、聊天、休息或喝茶。此外,還有提供上課、抄經的地方,以及舉辦佛化婚禮的禮堂等等。八塔塔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及八道。」 雖然我們家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由於上一代都是傳統拿香拜拜,所以,我們算是傳統佛教與道教綜合信仰,而我又喜愛難建築,雖然所知不多,但佛塔建築同佛教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影響,出現樓閣式佛塔,從前只在書本看過,現今可以來佛陀紀念館參觀。 中國樣式樓塔與印度佛塔形式和結構上都不相同,看看本館上方印度大塔造型的四聖諦塔,和八塔就有所不同,中國的塔是「樓」形制的另一種發展,但中式佛塔特色我覺得仍要再看資料學習,不過平常參觀不需要學習建築知識,一切用心觀賞,走到佛陀紀念館觀看中式樓閣式塔,造型莊嚴大方、古樸典雅,在南台灣豔陽下更有剛毅恆久的美感。 在本館前回望中式佛塔建築,再看看前方印度大塔造型的四聖諦塔,心中頗有感受。
▲中式佛塔與印度大塔,相映出宗教建築的莊嚴美感。 要走入塔內本館,二側前方還有許多羅漢尊者的塑像,雕工傳神。我們家由側邊走入,不過館內很多地方是不能拍照,就給網友自行來參觀時體驗吧! 下午走出本館,正好是遊行時間,佛陀紀念館的遊行當然也是滿滿的宗教色彩,在此老婆和小朋友們學習皈依弟子的禮拜朝山,她們三人暑假都有參加佛學夏令營的,而我當然沒有啊!(一個懶字),不過,也要告別回家了。 ▲學習皈依弟子的禮拜朝山。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禮敬大廳一樓服務台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統嶺里1號 電話:07-656-3033分機4002 傳真:07-656-5211 E-MAIL:bbc2@ecp.fgs.org.tw 官網:http://www.fgsbm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