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湧泉民宿三合院前廣場劃了一幅菁寮地圖。 和好友仲宣一家人帶著小朋友前來後壁菁寮村,由於老友夫妻並沒有看過無米樂這部記錄片,我和他們說道:「來菁寮村,就是體驗小時候舊生活時的感受。」 一般對後壁菁寮村不熟的人,若沒有住宿一日遊,40男的建議你可以如地圖所繪的,在警察局停車,往東過兩美理髮院、冰果部、無米樂崑濱伯、遠東阿媽花布、菁寮老街、左轉荷蘭井街、再右轉至荷蘭井湧泉民宿。寫了好像很長,但其實走起路來不會超過1公里,我們也依此走一遍,給網友們參考。


【兩美理髮院-純手工耳扒】

由警察局走過來,約10公尺,第一個遇到的就是兩美理髮院,假日理髮的人不多,反到是正在製作純手工耳扒的老師傅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手工耳扒看似簡單,其實製作過程並不簡單,先將桂竹削成一枝枝的小竹子,再選取鵝屁股上的一小撮較佳的鵝毛,去掉鵝毛上的油脂,洗淨後也只剩下一小撮可用的毛,老師傅許正義純樸而不擅長言語,對我們的詢問,只是淡淡純樸的笑著,這淡淡的古樸,就好像菁寮一直給我的感受,老婆買了一個鵝毛耳扒回家,晚上女兒躺在老婆的腳上,享受媽媽幫她掏耳朵,看她眼精瞇起來,感覺真的幸福又舒服的。


【無米樂與遠東阿媽花布】

再過二幢房子,就是無米樂崑濱伯的住家,這裡沒有什麼特別,只有很輕切的老農夫一邊做農事,一邊和遊客閒聊。 ▲遊客在農村,和鄉下老農夫(崑濱伯)無所事事的閒聊。 冠軍米招牌,已經是這裡的觀光景點,當然沒忘了和崑濱伯拍下我們的記念照。 對面就是菁寮最有名的冰品和興冰果室(按此看食記),這裡的香蕉冰很古早味,但由於現今是冬天,所以我們閒遊而過,崑濱伯再過二家,菁寮老街轉角三角村,則是遠東阿媽花布。 店家賣的是傳統阿媽花布,這樣的花布,40男小時候很常見,到還沒有很特別的感受,但女兒可是很愛,每次來都吵著想買,今天我們決定買一個傳統的花布枕頭,讓女兒有一個鮮豔的花布枕頭夜。


【菁寮老街-木造街屋】

後壁區(鄉)是台南市(以前台南縣三十一個鄉鎮)裡,唯一沒有主要市集街道,沒有過多的經濟活動和開發,反而保留完整部落式農村風貌。而在菁寮村現今整理出來呈現的老街,俗稱「北勢街」,曾是八掌溪沿岸一帶最繁華的農村聚落之一(哈!我老婆大人的阿姑就是住在這裡,但我們這一次過其門而不入啊!)。 ▲舊老街新花布燈,新與舊的對話,有一種特別的感受。 菁寮老街保有一整排木造古老街屋,陽光灑落,在時光的淬練下,帶著沈靜而寧靜感受。對街已240年歷史的阮家店舖型古厝(金德興藥舖),已被台南縣(台南市就不知)府納入歷史建築列管保護。 在這裡左轉,急著到荷蘭井「打水體驗」的女兒,大喊:「趕快過來啊!荷蘭井從這裡來。」 路旁的木造屋,就是桶店和販仔間,好友夫妻不懂什麼叫做販仔間?40男說道:「就是以前的廉價客棧,專供「販仔」(生意人)簡單投宿的廉價旅舍。由於價廉,設備簡單,一般都是大統舖為主,反正生意人,簡單吃個飯,洗個澡,倒頭便睡,一覺醒來,繼續上街做生意或趕路。」


【湧泉民宿-第一個農村感受-荷蘭井打井水】

再隨著路上指標走進去。 由無米樂文史工作室籌資規劃的「荷蘭井湧泉民宿」,是菁寮社區第一間民宿,民宿門口的古井,是具有三百年歷史的荷蘭古井,女兒特愛在此打水。對沒有過農村生活的她們,簡單的打井水,卻有無比好玩的魅力。 這打水是有訣竅的,要將水桶停放在上面上,用單手將繩子一抖,讓水桶翻面,進入水面下,之後翻轉過來,才能打滿水(其實我後來發現,很多五、六十歲的人,由於當時已經有"水協仔"可以使用,所以也不會真正使用方法,而我則是要感謝我的"外公"吧!)。 女兒很得意的說道:「來,賴姊姊,我來教妳如何打水。」 「荷蘭井湧泉民宿」,在門口佈置一座竹編榖倉,和花布涼亭,可讓遊客重溫台灣以往的農村風情。


【湧泉民宿-第二個農村感受-菁寮輕便車道】

由入口走入轉到民宿後方(其實是三合院前方),則是手工藍染(「青仔寮藍染」體驗工坊)和菁寮輕便車道。 經營民宿的無米樂文史工作室執行長黃永全先生,希望重建四十年前的故鄉兒時夢。所以民宿內有八間阿嬤年代的木板通鋪房間,可容納約四十人,棉被全部用阿嬤時代的花ㄚ布為主。而三合院前重建消失近七十年的菁寮輕便車道,不管你是「夫人、少奶奶、千金」還是「老爺、頭家、阿舍」到這裡都要上軌道體驗,七十年以竹篙在路地行舟的舊生活。 關於菁寮輕軌車道以下引用網址: http://www.peopo.org/cnlceramists/post/70943 文史工作室執行長黃永全表示:「早期菁寮輕軌車道是以墨林村南82道路南側到店仔口(白河),長約8公里,日治時期1912年成立私營「關子嶺輕軌株式會社」,約經營30年之久,當時主要載運農特產品、山產、石灰以及民生物資,使菁寮、白河、東山、關子嶺地區能貨暢其流,便利人車往來,帶動地方經濟繁榮......。」


【湧泉民宿-第三個農村感受-三合院前的農村閒遊】

荷蘭井湧泉民宿的三合院前,規劃擺放很多農村時代的古早味童玩,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投資,對現代化生活的下一代,卻有無比魅力的快樂,我們二家人在這裡快樂的跳房子(跳格子,40男國小時候的童玩),滾輪胎、搖呼拉圈、挑擔、椿米,每一種簡單童玩,對女兒而言都是無比好玩,小女兒軒綾說道:「爸爸!你們小時候的東西比我們現在的電動玩具還好玩,你們以前過的比較好。」 聽著女兒的童言童語,我和老婆也不禁覺得好笑。 再從一旁看看荷蘭井湧泉民宿的另一角 荷蘭井湧泉民宿 無米樂文史工作室執行長黃永全先生將荷蘭井黃家的百年老三合院,重建菁寮舊年代住空間重現,可以代為規劃文化資產導覽體驗等活動如:「割稻子飯、染布、綁稻草人、彩繪斗笠、碾米DIY、稻田」 地址:台南縣後壁鄉菁寮村菁寮老街68號 電話:06-6621272、06-6622705


【順道一遊景點-菁寮天主堂-建築的諾貝爾獎得主作品】

菁寮天主堂由德國伊國愛森教區主教與教友捐建,於1959-1961年間陸續建造完工,設計人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是德國國際級建築設計師,一九八六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的桂冠——普立茲獎(建築的諾貝爾獎),令人無法相信的是,波姆第一件國外作品,竟落在台南縣純樸的後壁鄉後菁寮。 教堂分為四部份:鐘樓、洗禮堂、聖殿、聖體宮,都是陡峭的尖頂的金字塔造型十分醒目特別,四個頂尖處各有一代表性的飾物:雞、鴿子、十字架、皇冠。但在教堂初建時期,常被後壁鄉人誤認為稻草堆,直到哥特佛萊德‧波姆榮獲普立茲才跟著出名。 整座教堂以清水混凝土為主為主要結構,而內部的處理聽說更展現流動開放的空間效果,要週六日有活動才會開放。 本次行程遊記: 1、台南後壁烏樹林休閒園區-古早味蒸氣小火車之旅 2、台南市後壁烏樹林休閒園區-尋找五分車和古早糖的故事 3、台南市白河區(鎮)美食小吃-麗玉桶仔雞 4、後壁區(鄉)農村閒遊-「荷蘭井湧泉民宿」-尋訪心中的農村無米樂 5、2011元旦鰲鼓農場的驚喜-黑面琵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蕍 的頭像
    葉蕍

    葉蕍(葉渝、夜魚)EYE臺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