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個標準的下雨天,每個人都是來去匆匆,很清楚的可以看出來那一些店家真的有實力,讓客人大雨天還願意跑出來買。 40男一入門當然點了一碗碗粿和魚羹,這一碗黑色醬油底的碗粿,可是40男現今心目中的第一名碗粿。 ▲使用了幾十年的陶碗上的黑色底碗粿,是富盛號不變的美感。 富盛號碗粿創立於民國三十五年,為了保持碗粿的口感,業者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過,為了製作自家要求的碗粿口感,原料的米要特選放了一年的在來米,並在製作前先浸泡半小時後磨成粉,再加水成米漿製成碗粿,最後再將蝦子、瘦肉等配料放入碗底,沖上製成的碗粿,最後再蒸製而成。
40男使用店家提供的竹籤,在碗粿上劃出一塊來品嚐,雖然數年沒來吃過,但這入口的口感就是一個字"Q",這也我多年來特愛充滿彈性的碗粿,在這裡每一口都是剛蒸出來,而且經過5~10分鐘後溫度略降,粿體的口感是又紮實又彈牙,這才是40男最愛的碗粿啊! (唯一的缺點,是今天40男吃的很快,感覺內餡好像比以前少了一點) 【40男的碗粿看法】:在40男多年的台灣小吃經驗,碗粿一般是白色底的碗粿(如嘉義、高雄)和台南的黑碗粿,很多人很喜歡說那一種較好吃,而我總是認為這沒有定論的,對從小在嘉義長大,吃慣了放涼的白碗粿,(口感較滑嫩細緻,重點在於粿的清香,)這樣生長背景的人,要求他來喜愛台南黑色底的碗粿,實在有點難,而40男較愛台南的碗粿,是因為我生長於彰化,從小吃慣魯(滷)肉,我喜歡有肉湯的香氣,或是那醬油的香味,而台南的黑色底碗粿對我就是這樣的口感,所以我較愛台南的黑色底碗粿。 【40男吃碗粿的偏好】:我一直認還有碗粿的最佳食用時間是剛蒸或炊起來後5~10分鐘溫度略降時,因為碗粿剛蒸或炊好時軟度適中,但口感上不夠紮實彈牙,5~10分鐘後溫度略降,粿體微溫,這時所有餡料也和粿融合一體,口感上又紮實又彈牙,我常常戲稱為"回Q"。
再來吃唯二店家主打的商品「魚羹」這裡的魚羹是每天採買新鮮的魚回來打漿做成的,由於是新鮮的魚漿,所以嚐起有彈性,湯也滿佈鮮甜的滋味,只是真的有點小碗。而且40男較偏好保有新鮮魚肉的浮水羹做法,所以還是感覺碗粿才是最好吃的上品。
吃完了,還是沒有飽足感,到旁邊的去吃我最愛的蚵嗲。
地址: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33巷8號 電話:06-2274101 營業時間:早上07: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