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翠綠蜿蜒的茶園小徑,盡頭的簡樸房舍,就是今天目標「育菁茶園」。 上山前以為嘉義水道還沒有通車,車子由阿里山公路、奮起湖、太和一路過來,約略二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謝小姐青山茶園環繞幽雅的住家。 車停在謝小姐家的庭園裡,院子裡正曬著自家種的愛玉和他先生上山摘的野生愛玉。 ▲據說擁有金黃原色的就是野生愛玉。 而謝小姐也先準備好手洗愛玉和自製黑糖等我們來品嚐。 ▲我終於明白,手洗愛玉的膠質增添黑糖轉換,才能成就一道自然美味。 我們先在謝小姐家旁走走看看,遠眺蒼翠山景,近賞茶花清香,真是輕鬆快意的感受。 ▲拿傻瓜相機拍出脫焦的茶花,果然是傻瓜。 ▲新鮮又甜美的金桔。
【太和休閒農業區之櫻木花道賞櫻區】 接近中午時間,謝小姐決定要下廚以當地食材為我們煮一頓山中蔬食,而我們則決定要往距離謝小姐家500公尺的太和賞櫻步道走走。 根據農村旅遊資訊網的資料,以下引用網址: http://agregion.coa.gov.tw/web/guest/event;jsessionid=548F4610AC8DC3A4419C9E40C47F9E03?p_p_id=2_WAR_coaportlets_INSTANCE_qwV3&p_p_lifecycle=0&p_p_state=normal&p_p_mode=view&p_p_col_id=column-1&p_p_col_count=1&_2_WAR_coaportlets_INSTANCE_qwV3_jspPage=%2Fscenic_detail_s.jsp&_2_WAR_coaportlets_INSTANCE_qwV3_senicSpotID=NO_coaregion_1201202220662105 櫻木花道位於太和村的「太和茶園」,園內櫻花目前有500棵,品種計有原品種之台灣山櫻花、接枝過的日本富士山櫻花、牡丹櫻、吉野櫻等數種,其花期、花色各自不同,每當元月進入花期時,整片的櫻花林,只見櫻花朵朵不見葉子,園區有涼亭、廣場、衛浴、烤肉等硬體設備,兼具賞櫻與露營、烤肉等休閒功能。 幽靜雅緻賞櫻林區,正位於太和茶樹園區,山徑二旁植滿青綠的茶樹。對岸山勢雄偉,雲霧迴繞,而我們深深吸吐山中清新空氣,無所事事的閒遊散步,不用做什麼,塵世喧囂所帶染的心靈塵埃,在這裡被滌洗的乾乾淨淨。 唯一可惜的是,還未到一月櫻花綻開時期,不然鮮嫩粉紅的山櫻,開滿來時山徑,不正是動人的山中美景。
【山中蔬食,令人驚豔的在地自然】 回到育菁茶園,謝小姐已經煮好了五菜一湯等待我們回來,謝小姐沒有採用特別稀奇的山產,完全以在地的食材適度的呈現食材原味,卻讓我們久居平地的人們,每一口都是新鮮驚奇。 而我最喜愛這一道炸香菇配薄荷。 香菇依種植方式可以分兩類,斷木香菇和太空包。近幾年,由於農產品的大量生產管理,我們多半是吃到太空包香菇。 距離上一口斷木香菇時間久遠,我早已遺忘了,原來香菇在依附斷木生長,吸取山中雲霧大氣精華,它可以沈釀出那富郁的香氣,微炸到油酥,搭配薄荷,這一碗斷木香菇,厚實、飽滿,讓我反覆咀嚼,不斷沈醉感受味蕾裡的山中香氣。 另一道蜂蛹烘蛋。 散步茶園時,我們有看到成蜂的蜜峰正忙碌的採集百花蜜(茶花...)中,沒想到蜂巢中軟嫩的蜂蛹,成為我們盤中飧,這豐富蛋白質又軟嫩可口的蜂蛹烘蛋,口感香而綿密,只是不在乎視覺上的"驚奇",到也是一盤不錯的料理。 炒芋環(台語,我不太會說),也就是芋莖料理,中午看到謝小姐在庭園中削取芋頭和接近地下部位的鮮嫩芋莖,這一盤菜有芋頭口感黏密的綿香,再加上莖、柄部不同口感,從來沒吃過,卻是相當濃郁好吃。 金桔汁拌肉塊青蔥,山中青蔥口感清新香鮮,而加上金桔汁所拌過的肉塊,沒見過的料理手法,卻讓我們也是停不下筷。眼看我們才幾位,就將幾盤蔬食吃的乾淨,謝小姐又端出秘密武器的「辣椒盤」又很快的謀殺我們所剩無多的肚量。 這一餐,沒有什麼華麗或稀奇的山珍,但每一口都在味蕾中散發清新的山靈清香,簡單菜蔬,卻是人間美味,或許常住山中的謝小姐沒有感覺,但對久住平地市區,早已習慣過多的人工調味,在地自然無疑是人間美味。 水果就是自家茶園旁的百香果。 飯後一泡茶,快樂似神仙,我們試茶行程在午後由茶神ALUMI桑開泡時展開。 ▲金黃色茶湯的冬仔。 ▲12年的老茶,愈泡愈陳香,色澤更濃。
【太和製茶,知性的句點】 飯後我們一同出發到製茶中心觀賞製茶,也為這美麗的一天劃下知性的句點。 製茶過程中,剛採收回來的茶青 須先曬在室外,進行室外委凋,當製茶師傅研判萎凋的程度足夠,就收好茶青,進入室內萎凋室,磅青後,進入室內萎凋。 ▲等待磅青後,進入時間蘊釀的室內萎凋。 再來的製茶過程必需等待夜晚,才能進入大浪、堆青和炒青、揉捻(凌晨3、4點間,阻止茶青繼續發酵的過程)。 ▲炒青機械以高溫破壞酵素的活性,阻止茶葉再發酵,以保存茶葉香氣,可惜現今還未上工。 ▲揉捻機能使茶葉呈現美觀圓型,而且在揉捻過程破壞茶葉細胞組織 讓茶葉內含汁液流出,並附著於茶葉表面,讓茶葉在熱水沖泡時更易於溶出清香湯色。 但由於我們並沒有住在太和,所以便沒辦法參觀這一道流程,但而後就是團揉。 只見師傅以布巾包裹茶葉,放在空壓機台加壓緊實成團後,再放入布球機整形,只見這步驟不斷反覆,最後經過過濾機,將成型與細碎的分離。 ▲這較細碎的茶葉枝末,大概就是葉包的主要原料吧? 想跟著走一趟太和尋茶記麼? 育菁茶園官網:(山居歲月-阿里山奮起湖牛軋糖) http://tw.myblog.yahoo.com/ijong0919-blog/article?mid=324&prev=325&l=f&fid=8 假日謝小姐在奮起湖販賣手工牛軋糖。
【您也可以參考40男的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食遊記總整理】 行走阿里山、流連森林美景、享受緩慢時光【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百大 放送一甲子榮耀】 台灣光復後,政府委託中廣公司接收民雄放送所,歷經國防部,再隸屬國家電台, 1999年成立「國家廣播文物館」至今。走入廣播文物館園區,穿過悠長的椰林大道,午後秋陽灑落,道路光影茫茫,形塑出沉靜的歷史美感,簡樸的「國家廣播文物館」(民雄放送所),就靜寂坐落在椰林大道盡頭。由於放送所興建之時正值日本對外發動戰爭期間,建築本體設計上,採用堅固又簡約的元素,新式鋼筋混凝土為結構材料,強烈水平及垂直分割元素,呈現出視覺效果。外牆採用13行磚,並使用土褐色的保護色,為戰時需求的防空色系,內部裝飾訴求簡潔,少數的弧型元素,在門廊四柱做弧面轉折,豐富建築趣味。古樸又具巧思的民雄放送所,成為嘉義歷史建築之首,也名列全國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如今廣播文物館主要展示廣播歷史與相關文物,館內完整保存國寶級發射機機種、大型真空管、發射機散熱系統、集音麥克風、收音機等廣播文物。走入展覽大廳,陽光透過窗戶流曳而入,光影交落,幽靜中更帶著歷史味道。從前放送台灣聲音的發射機,功成身退後,在簡樸的大廳,伴隨舊日心戰宣傳手冊,無聲地展示聲音的力量。輕撫廣播機具文物,遙想「弘揚大東亞共榮圈精神」到「親愛的共軍弟兄們」,多少空中放送話語,盡在淡淡歷史思緒中流逝。 【嘉義十大 招待所風華再現】 和民雄放送所同時興建的「日式招待所」位於機房南側,原本供放送所工程人員入住。這些日式和風木構宿舍,屋形呈現左右不對襯的西洋風格,搭配檜木材質主體的日式樸雅,顯示設計者揉和現代與日式風格後的變化。這座台灣現存少見的二樓式招待所,歷經一甲子,淡雅古樸更顯風華,因此嘉義縣政府於200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木屋閒置多年,結構主體在921地震中嚴重受損,2006年重新整修後,而今尚未完全開放。佇立屋前,靜靜觀賞黑瓦斜頂、古樸木質的招待所,陽光灑落屋前濃密綠地,靜寂中瀰漫日式建築特有的祥和感受。招待所默默呈現過往美麗和現今寂寥,嘉義學界建議將日式招待所朝寫作館發展,正可與央廣國家廣播文物館南北輝映。期待!美麗的日式建築再現風華。◇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百大 放送一甲子榮耀】 台灣光復後,政府委託中廣公司接收民雄放送所,歷經國防部,再隸屬國家電台, 1999年成立「國家廣播文物館」至今。走入廣播文物館園區,穿過悠長的椰林大道,午後秋陽灑落,道路光影茫茫,形塑出沉靜的歷史美感,簡樸的「國家廣播文物館」(民雄放送所),就靜寂坐落在椰林大道盡頭。由於放送所興建之時正值日本對外發動戰爭期間,建築本體設計上,採用堅固又簡約的元素,新式鋼筋混凝土為結構材料,強烈水平及垂直分割元素,呈現出視覺效果。外牆採用13行磚,並使用土褐色的保護色,為戰時需求的防空色系,內部裝飾訴求簡潔,少數的弧型元素,在門廊四柱做弧面轉折,豐富建築趣味。古樸又具巧思的民雄放送所,成為嘉義歷史建築之首,也名列全國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如今廣播文物館主要展示廣播歷史與相關文物,館內完整保存國寶級發射機機種、大型真空管、發射機散熱系統、集音麥克風、收音機等廣播文物。走入展覽大廳,陽光透過窗戶流曳而入,光影交落,幽靜中更帶著歷史味道。從前放送台灣聲音的發射機,功成身退後,在簡樸的大廳,伴隨舊日心戰宣傳手冊,無聲地展示聲音的力量。輕撫廣播機具文物,遙想「弘揚大東亞共榮圈精神」到「親愛的共軍弟兄們」,多少空中放送話語,盡在淡淡歷史思緒中流逝。 【嘉義十大 招待所風華再現】 和民雄放送所同時興建的「日式招待所」位於機房南側,原本供放送所工程人員入住。這些日式和風木構宿舍,屋形呈現左右不對襯的西洋風格,搭配檜木材質主體的日式樸雅,顯示設計者揉和現代與日式風格後的變化。這座台灣現存少見的二樓式招待所,歷經一甲子,淡雅古樸更顯風華,因此嘉義縣政府於200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木屋閒置多年,結構主體在921地震中嚴重受損,2006年重新整修後,而今尚未完全開放。佇立屋前,靜靜觀賞黑瓦斜頂、古樸木質的招待所,陽光灑落屋前濃密綠地,靜寂中瀰漫日式建築特有的祥和感受。招待所默默呈現過往美麗和現今寂寥,嘉義學界建議將日式招待所朝寫作館發展,正可與央廣國家廣播文物館南北輝映。期待!美麗的日式建築再現風華。◇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百大 放送一甲子榮耀】 台灣光復後,政府委託中廣公司接收民雄放送所,歷經國防部,再隸屬國家電台, 1999年成立「國家廣播文物館」至今。走入廣播文物館園區,穿過悠長的椰林大道,午後秋陽灑落,道路光影茫茫,形塑出沉靜的歷史美感,簡樸的「國家廣播文物館」(民雄放送所),就靜寂坐落在椰林大道盡頭。由於放送所興建之時正值日本對外發動戰爭期間,建築本體設計上,採用堅固又簡約的元素,新式鋼筋混凝土為結構材料,強烈水平及垂直分割元素,呈現出視覺效果。外牆採用13行磚,並使用土褐色的保護色,為戰時需求的防空色系,內部裝飾訴求簡潔,少數的弧型元素,在門廊四柱做弧面轉折,豐富建築趣味。古樸又具巧思的民雄放送所,成為嘉義歷史建築之首,也名列全國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如今廣播文物館主要展示廣播歷史與相關文物,館內完整保存國寶級發射機機種、大型真空管、發射機散熱系統、集音麥克風、收音機等廣播文物。走入展覽大廳,陽光透過窗戶流曳而入,光影交落,幽靜中更帶著歷史味道。從前放送台灣聲音的發射機,功成身退後,在簡樸的大廳,伴隨舊日心戰宣傳手冊,無聲地展示聲音的力量。輕撫廣播機具文物,遙想「弘揚大東亞共榮圈精神」到「親愛的共軍弟兄們」,多少空中放送話語,盡在淡淡歷史思緒中流逝。 【嘉義十大 招待所風華再現】 和民雄放送所同時興建的「日式招待所」位於機房南側,原本供放送所工程人員入住。這些日式和風木構宿舍,屋形呈現左右不對襯的西洋風格,搭配檜木材質主體的日式樸雅,顯示設計者揉和現代與日式風格後的變化。這座台灣現存少見的二樓式招待所,歷經一甲子,淡雅古樸更顯風華,因此嘉義縣政府於200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木屋閒置多年,結構主體在921地震中嚴重受損,2006年重新整修後,而今尚未完全開放。佇立屋前,靜靜觀賞黑瓦斜頂、古樸木質的招待所,陽光灑落屋前濃密綠地,靜寂中瀰漫日式建築特有的祥和感受。招待所默默呈現過往美麗和現今寂寥,嘉義學界建議將日式招待所朝寫作館發展,正可與央廣國家廣播文物館南北輝映。期待!美麗的日式建築再現風華。◇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記米麻糬婆的雙糕潤,打開盒子,一盒十個,一條10大洋,以現在飛漲的價位來看到也不貴。 雙糕潤是一個由來傳說,傳說從前二位哥哥,由於疼愛的妹妹要出嫁,為了讓妹妹可以風光出嫁,於是製作出特別的糕餅當嫁妝,因此雙糕潤又名(雙哥輪),也有東港在地人說這是「哥哥甜」。 但我認為的雙糕潤,應該是二層金黃色年糕,中間夾一層黑糖(潤)才是正確的古法。這也是為何後來會命名為雙糕潤的主因。 不過這邱記米麻糬婆的雙糕潤到不是如此,他就是一層黑糖和白色糯米糕有點相互交融,略可分上下層,但也沒有那麼清楚的分層次(看照片)。 先品嚐第一口,清淡香軟的糯米糕,再搭上微甜的黑糖糕,二者分不清的糾纏,到還做的真不錯,甜度不高,細細品嚼道還不錯。 只是我沒有很喜歡,因為邱記雙糕潤,軟軟黏黏的,雖然甜度很恰好,但沒有我喜愛的Q度和嚼勁,我只能感受其好,沒有很喜愛。而且我吃的黑糖糕有點微苦,我以為自已感受有誤,於是又吃了第二條,還是有微苦,不是不好的苦味,而好像是伏苓糕的微苦,我很好奇到網路去搜尋,沒有人食記和我和相同的感受。 後面就有點滯銷了,還好我對年羹和麻糬這一類的產品特色很熟又愛吃,40男決定將它放入冰箱冷凍,要泡茶時再拿出來自然解凍,果然經過冰凍之後的雙糕潤,口感變化成有Q度又有嚼勁,再加上原本就調製良好混搭的糯米糕和黑糖糕,微苦的口感也不見,甜中帶Q勁,就是我最愛的口感,但東港和土庫相比,我最愛的還是土庫雙糕潤,不過小吃原本就在於個人喜好的口感,沒有對錯。 東港邱麻糬婆 地址:屏東縣東港鎮東隆里共和街15-5號(自宅) 電話:08-8351743(自宅)。 08-8351432(第二零售市場) 營業時間:約AM:08:00-12:00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記米麻糬婆的雙糕潤,打開盒子,一盒十個,一條10大洋,以現在飛漲的價位來看到也不貴。 雙糕潤是一個由來傳說,傳說從前二位哥哥,由於疼愛的妹妹要出嫁,為了讓妹妹可以風光出嫁,於是製作出特別的糕餅當嫁妝,因此雙糕潤又名(雙哥輪),也有東港在地人說這是「哥哥甜」。 但我認為的雙糕潤,應該是二層金黃色年糕,中間夾一層黑糖(潤)才是正確的古法。這也是為何後來會命名為雙糕潤的主因。 不過這邱記米麻糬婆的雙糕潤到不是如此,他就是一層黑糖和白色糯米糕有點相互交融,略可分上下層,但也沒有那麼清楚的分層次(看照片)。 先品嚐第一口,清淡香軟的糯米糕,再搭上微甜的黑糖糕,二者分不清的糾纏,到還做的真不錯,甜度不高,細細品嚼道還不錯。 只是我沒有很喜歡,因為邱記雙糕潤,軟軟黏黏的,雖然甜度很恰好,但沒有我喜愛的Q度和嚼勁,我只能感受其好,沒有很喜愛。而且我吃的黑糖糕有點微苦,我以為自已感受有誤,於是又吃了第二條,還是有微苦,不是不好的苦味,而好像是伏苓糕的微苦,我很好奇到網路去搜尋,沒有人食記和我和相同的感受。 後面就有點滯銷了,還好我對年羹和麻糬這一類的產品特色很熟又愛吃,40男決定將它放入冰箱冷凍,要泡茶時再拿出來自然解凍,果然經過冰凍之後的雙糕潤,口感變化成有Q度又有嚼勁,再加上原本就調製良好混搭的糯米糕和黑糖糕,微苦的口感也不見,甜中帶Q勁,就是我最愛的口感,但東港和土庫相比,我最愛的還是土庫雙糕潤,不過小吃原本就在於個人喜好的口感,沒有對錯。 東港邱麻糬婆 地址:屏東縣東港鎮東隆里共和街15-5號(自宅) 電話:08-8351743(自宅)。 08-8351432(第二零售市場) 營業時間:約AM:08:00-12:00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邱記米麻糬婆的雙糕潤,打開盒子,一盒十個,一條10大洋,以現在飛漲的價位來看到也不貴。 雙糕潤是一個由來傳說,傳說從前二位哥哥,由於疼愛的妹妹要出嫁,為了讓妹妹可以風光出嫁,於是製作出特別的糕餅當嫁妝,因此雙糕潤又名(雙哥輪),也有東港在地人說這是「哥哥甜」。 但我認為的雙糕潤,應該是二層金黃色年糕,中間夾一層黑糖(潤)才是正確的古法。這也是為何後來會命名為雙糕潤的主因。 不過這邱記米麻糬婆的雙糕潤到不是如此,他就是一層黑糖和白色糯米糕有點相互交融,略可分上下層,但也沒有那麼清楚的分層次(看照片)。 先品嚐第一口,清淡香軟的糯米糕,再搭上微甜的黑糖糕,二者分不清的糾纏,到還做的真不錯,甜度不高,細細品嚼道還不錯。 只是我沒有很喜歡,因為邱記雙糕潤,軟軟黏黏的,雖然甜度很恰好,但沒有我喜愛的Q度和嚼勁,我只能感受其好,沒有很喜愛。而且我吃的黑糖糕有點微苦,我以為自已感受有誤,於是又吃了第二條,還是有微苦,不是不好的苦味,而好像是伏苓糕的微苦,我很好奇到網路去搜尋,沒有人食記和我和相同的感受。 後面就有點滯銷了,還好我對年羹和麻糬這一類的產品特色很熟又愛吃,40男決定將它放入冰箱冷凍,要泡茶時再拿出來自然解凍,果然經過冰凍之後的雙糕潤,口感變化成有Q度又有嚼勁,再加上原本就調製良好混搭的糯米糕和黑糖糕,微苦的口感也不見,甜中帶Q勁,就是我最愛的口感,但東港和土庫相比,我最愛的還是土庫雙糕潤,不過小吃原本就在於個人喜好的口感,沒有對錯。 東港邱麻糬婆 地址:屏東縣東港鎮東隆里共和街15-5號(自宅) 電話:08-8351743(自宅)。 08-8351432(第二零售市場) 營業時間:約AM:08:00-12:00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想到福義軒店面看看,40男特別選了正中午前來,我只想看店門口,見識一下福義軒店面和鄰近的環境,不想遇到排隊的人潮,若網友想看排隊人潮,不妨看看另一位網友皂神的排隊購買食記: http://blog.yam.com/TinTino/article/34359188 福義軒蛋捲,由於用料實在又好吃,總是供不應求,老闆也沒有提高價位,只是讓民眾依排隊順序,每人每天限量兩包的手工蛋捲,於是每天凌晨五點多,福義軒門口總是排了上百公尺的人龍,這些都是居住附近的老人家或是一些家庭主婦,他們排完隊購買後,有些人再略加點價位,轉賣給「收購黃牛」或鄰近的店家,有些網友會不太喜歡這樣的行為,但40男本身很能接受,這些老人或家庭主婦而言,每一包蛋捲所多出來的價差,就是他們辛苦排隊的工資,而且老人家們表示,「清晨只要花三小時,三餐就有著落!」這和學生代排隊打工(也有代排隊)沒有什麼不同,而且靠自已的時間勞力工作,到也不錯。 (其實我在常想,老闆也是很有良心考量的,不然顧客願意到店外的其它店家買轉賣品,表示福義軒蛋捲至少也可以再提高一定的價位,但老闆並沒有如此做。) 40男在福義軒對面就看到「轉賣」蛋捲的店家,還有強調「他們家的蛋捲沒有曬到太陽,不想排隊的網友,就可以在附近加價約大洋購買。 回到我們的重點,最近最熱的就是這一包福椒餅,聽說網路上要排超級久的。 這一包福椒餅保存期限為45天,根據我不標準的亂算,每一片熱量約有50大卡,有點小高喔! 每一項福義軒所出的產品,都會有夾鍊袋設計,所以拆開時要沿線撕開,不用剪開(上一次好友仲宣來嘉義爬山,就忘了注意有夾鍊袋設計,用刀剪開,害我們一群人一次將他吃完。) 這一塊福椒餅蘇打餅,有如同一般蘇打餅的薄脆口感,但上面灑上胡椒鹽和辛香料,讓你每一口都是充滿了薄脆香味,而且是像鹽酥雞的香味,難怪老婆和小朋友都很喜愛。 福義軒 官網:http://www.fuyishan.com.tw/ 地址:嘉義市成功街96號 電話:22231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 AM:8:00--PM:8:00 星期日:AM:8:00--PM:5:00 福椒蘇打餅,是星期三和星期五二天下午三點半開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