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撫臺街洋樓,記錄清未時臺北城的歷史
小女兒是108新課綱的第一年新生,這個老師、學生和家長都無所適從的教育大改變,我們認為非常不利我們鄉下高中,讓女兒升高二的暑假能自由應用的時間少了許多,這一次剛好排了二天假,父女倆立刻收拾行李,搭上高鐵到台北城二日閒遊。
8月的臺北城非常炎熱,因為小女兒想住宿膠囊,我們早上搭高鐵北上,帶小女兒要入住【住宿】品格子膠囊旅館西門館 ,我們由北車走地下街z10出口,先經過北門,再往旅館寄行李而去。
▲ 承恩門和台北郵局,北門附近著名的景點。
我於民國78年北上台北市讀大學,當時台北郵局是繁忙的總局,每次經過他,總是多看幾眼他的外形,日據時代便建成的文化古蹟,記錄台灣郵務開始。不過往往也是多看幾眼,經過台車時,總是忙碌的過課,對他總是只多看一眼的古蹟景點!一旁的北門,也是常見常經過的景點,不過以前車水馬龍的北門 ,都沒有走入一觀。
▲ 承恩門下看著舊城
雖然天候炎熱,臺北府城時代的北門承恩門,落成於光緒十年,是五大城門中,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古蹟,當年日軍就是由北門進入台北城,乙未年的抗日保臺運動,在兵力懸殊武器老舊下注定失敗,對我這種老人,思考幽情,女兒較為不懂,不過天候炎熱感受亦同,和女兒在這裡只拍照,沒想多待,一旁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也是我一直想去看看的地方,不過天氣很熱,小女兒只覺得熱到快脫水,只想找個涼快點的地方去,我說,不往北走,那就往南,一旁的撫臺街洋樓,是我一直想進去參觀的地方。
▲ 承恩門北面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
由承恩門轉向南行,沿著昔日撫臺街方向,從前台北讀書時,熟悉的博愛街相機街景色只是招牌不同,仍是賣相機的重點區域,心想,昔日我們買相機那位美麗的大眼睛店員,現今不知何在?哈! 心中略過一點小往事,帶小女兒走入位於延平南路的撫臺街洋樓。
小巧的撫臺街洋樓,一直都在,只是年輕時的我,常常經過他,也沒注意洋樓的存在,只在台北市政府重新整理後推出,我才發現,北門旁有這一幢台北老故事,當然撫臺街(現今延平南路一帶),因巡撫衙門在此而得名,我總是在一旁吃台北歷史小散步-撫台街洋樓旁的滷鍋香-鄭記豬腳肉飯 的豬豬飯,再往下一個行程,今天沒有吃飯,直接走入撫臺街洋樓內,室內空間不大,約可分成前後二進,前面展區展示洋樓歷史記錄與輸出海報,後進則為現今台北城的故事。
雖然裡面冷氣不涼,不過總較外面炎熱街道涼爽許多,在這裡看看台北老故事,蓋個記念章,我們停留約40分,要轉往西門而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