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館前有舊式火砲武器。 騎車來到湖井頭戰史館,走入內,裡面有一位美麗的小金美女在服務台「駐守」,看到我們一行人走入,問我們道,要不要幫你們做解說,向來喜歡有專人解說,立刻麻煩她為我們服務。 ▲店在戰史館前,向下眺望。 在展館的定位上,為記念曾有十萬大軍駐守金門時代,現今將湖井頭戰史館規劃為「軍人的生活館」。 讓曾在金門當兵的退伍軍人,回到本館時回憶起其當兵時往事,讓沒當過兵朋友可以瞭解在離島當兵的辛苦。 戰史館可分為四個部分: 1.烈嶼師旅戰績 2.「鐵漢雄姿」影片播放區:播放各種不同的軍事操演。 3.駐守金門的日子 4.阿兵哥的故事-傾聽他們的聲音:以四具仿舊電話,述說當時他們在金門當兵的情境和心情。 我們跟著美麗的小姐走入,戰史館入口處有各種砲彈與319師的虎師旗幟。而特別這虎是回頭虎,原因319師原本在823前移防回台灣,途經澎湖時,正好發生823炮戰,該師立刻回防金門,獲老蔣總統封為回頭虎,以表彰烈嶼師在823砲戰中的光榮戰績。 ▲戰史館入口處的虎師旗幟。 ▲油畫畫下火炮國軍英勇一面。 跟著小姐一路走下去,來到金廈地形圖,小朋友走一趟小三通再回來,對地理情勢比較瞭解,很高興的發表自已的看法,又跟著看壁畫,這幅畫在火炮漫天下,有一個「小兵」正冒險突危前進。畫作主角是賴生明先生,當時場景為「大擔戰役」,島上南、北通訊中斷,坐鎮南山高地的史恒豐營長派傳令兵賴生明前往第一連陣地傳達命令,由此後營長再展開各項反擊計劃,最後共軍被我擊斃者三百餘人,生俘三百餘人,大膽島上戰鬥至此結束。 再走入後方展館,主題:「阿兵哥的故事-傾聽他們的聲音」。 這裡有四具仿舊電話,分別錄下不同時期金門服役官兵,述說他們在金門當兵情境和心情。雖然是仿舊情節,忍不住還是來此KUSO一下。 ▲KUSO一下想念的心情,和偷哭的日子。 而且,在這裡我們的「中華電信」都變成「中國移動」,小金和廈門,真的非常近。一旁有高倍數望遠鏡,在此可觀看對岸廈門環島路以及烈嶼海上風光。 註:跑一趟廈門,我們清楚的知道,廈門臨海路上看到的「金門」,主要非大、小金門島,而是烈嶼西南面的大膽島,我們在臨海路上看到中國小販以10元人民幣為代價,提供高倍數望遠鏡遠望大膽島,小販還用大聲公播放:「10元、10元,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若不清楚前後因果,光剪下這一段,還頗為好玩。 ▲廈門隔海遠眺,對面小島即為大擔島 ▲大擔島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拍攝於八二三戰史館)。 今天天候不佳,視線無法極遠,但小金門西北方,與湖井頭戰史館相距一千公尺的獅嶼到清晰可見,島上還有駐軍,仍在操練中。感謝國軍辛苦戰備! ▲老婆說,就在那裡,個島上有駐軍。 ▲獅嶼駐軍,我們正在偷窺你們喔!


▲由上至下,分別為金、水、土三種馬背。 出了湖井頭騎車來到西方社區,我們要尋找北風爺,電動中騎入西方社區,我跟女兒說,你們看金門雖然都是閩南建築,以爸爸所知的角度來看,和台灣最大不同,在於馬背。 「馬背」、「燕尾」與「瓦鎮」是古厝屋脊上常見的變化裝飾,馬背造型根據中國五行學說有「金木水火土」五種,而金門特別有放大誇飾,我們在小金門西方社區看到金、水、土三種馬背。

跟著「百年風獅爺」的指標走入西方社區,我知道這裡有一個西方彩繪村,但那暫時無法吸引我的興趣,按指標,我們在社區內廟宇左前方,一間屋子的牆上看到「百年風獅爺」,很古樸又小型的風獅爺! 我想,西方的風獅爺不是最小的,但也該接近比較小型又古樸的風獅爺! ▲和風雞和合照。 由「百年風獅爺」處出來,社區向上的道路可以找到北風爺和白雞,二者隔馬路相鄰。 其實我有點好奇,為何小金門的避邪物是風雞呢?在維基百科查到以下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2%A8%E9%9B%9E_(%E5%8E%AD%E5%8B%9D%E7%89%A9) 據烈嶼鄉西方地區的耆老所述,由於烈嶼鄉的西方村落通往後宅村落之道路沖社(按風水學謂「路箭」,即路沖),對西方村落的居民不好,在委請了風水師堪輿後後於西方村外圍東北風向處,塑「風雞」及「北風王」來鎮風止煞,使村落免受強風及沖煞的侵擾。 村落:風雞為聚落的避邪物,乃是因為白雞雞冠之血在民俗上有辟除邪魔的功力,因此豎立白公雞,可鎮風防風,又可辟除蟲害、邪魔、化解風水上的沖煞等。早期寺廟多以木材建造,為防白蟻破壞寺廟結構,所以村落的風雞多半座落於寺廟附近。除了風雞以外的村落厭勝物尚有水尾塔、風獅爺、石佛、石將軍等。 而北風爺相傳為玄天上帝的化身,黑面手持寶塔造型,又稱黑面風王,或稱北方王,相傳為司風之神,其作用有如風獅爺,因此北風爺面北而立,為小金鄉民鎮風止煞。 ▲北風爺,好友文雄一家的合照。(文雄相機拍攝) 離開西方社區,電動車再沿九井路南下,目標是小金門最著名的地標八達樓子。 八達樓子起因於,1966年長城部隊進駐烈嶼,部隊長賈乃隆少將為鼓舞士氣、發揚「以寡擊眾精神」,以抗日時期為掩護長城部隊轉進,於長城「八達樓子」斷後犧牲的七位勇士故事為藍本,依長城「八達樓子」樣式,於西宅村前的十字路口重新建樓。 電動車騎來此,除了拍照,當然要登樓,我們沿小小的鐵梯上樓。 八達樓子樓高約7.8公尺,四面門額上鑴刻「古北口」、「山海關」、「喜峰口」、「九門口」,四門入口分別代表長城四大要塞,圍繞四周「獨立作戰」、「自立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原字)四大花台,充份反應當時的戰地精神。 註:烈嶼鄉公所於2010年整建時,將「死裡求生」改為「必勝必成」。 ▲登八達樓子下望九井路往碼頭方向。 ▲「獨立作戰」花台。 來此緬懷先賢先烈,現代人不忘了KUSO一下,再騎車離去,記得第一次知道登八達樓子是喝到一瓶以此為名的「金門高粱酒」,現在好像酒精度較低了,不過,有機會再飲看看吧! ▲全台灣最西的小7「小金門門市」。 來到全台灣最西的小7「小金門門市」,當然要拍張照,前年走馬祖東引,已拍過最北的小7,也走過最南的船帆石門市,另原本最東的綠島已經被蘭嶼門市取代,明年夏天到蘭嶼,我們也走完小7四大極點。哈!到碼頭搭船回到大金吧!


【金廈五日行總整理】【兩岸戰地的直線距離】金門與廈門小三通總整理與計劃

第一日: 台灣(松山、高雄)--> 金廈小三通第一站、馬家手工麵線 廈門段旅程:請參考金廈五日行總整理 第三日,廈門回金門,金門段旅程第一日 1、【金馬獎回憶】鴻美炒泡麵 2、金門縣金沙鎮景點-山后民俗村 3、探尋砲戰的歷史-獅山砲陣地 4、沙美老街必嚐-閩式燒餅、信仰中心萬安堂、三忠廟 5、【金城鎮美食小吃】米香屋廣東粥 6、【金門行政中心--> 金沙鎮住宿】IN99精品旅館 7、夜遊後浦小鎮導覽→金門總兵署、將軍第、金門城隍廟、陳詩吟洋樓、模範街 第四日,廈門回金門,金門段旅程第二日 1、【小時候郵票回憶】莒光樓、翟山坑道 2、烈嶼(如何到小金門須知)無碳環島第一站、九宮坑道、中華民國萬歲碑 3、烈嶼(風雞的故鄉)環島公路三堡、將軍堡、勇士堡、鐵漢堡(坑道裡的地雷主題館) 4、來烈嶼(小金門)要吃芋頭-黃家三層樓芋頭料理與芋泥冰 5、烈嶼景點-->湖井頭戰史館、西方社區百年風獅爺、北風爺、白雞、八達樓子 6、【金水國小、得月樓】水頭聚落建築群散步漫游 7、【金門在地平民小吃】金城鎮(後浦)-->吉祥餐飲 8、金城鎮中興路採買金門拌手禮(一)--> 金合利鋼刀、天工貢糖 9、王太夫一條根、金門良金和高坑牛肉一同試吃 第五日,廈門回金門,金門段旅程第三日 1、【軍事迷必遊】擎天廳、排雷大隊紀實館、明德公園、胡伯玉將軍紀念館 2、【登大武而小金門-->毋忘在莒勒石 】金門小百岳#99之太武山 3、來吃一碗金門牛肉麵-->山外榕榕園拉麵館 4、【尋訪砲戰過往、體認戰爭無情】太湖、榕園、八二三戰史館 5、【希望記取歷史】古寧頭戰史館與北山洋樓 6、【搭機前的拌手禮】金門金一燒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蕍 的頭像
    葉蕍

    葉蕍(葉渝、夜魚)EYE臺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