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麵線糊、魯蛋白和煎粿盤最IN北港的早餐】 清早!最具活力的北港早晨,要由吃最具北港特色早點麵線糊油飯開始,由於北港麵線糊作法獨特,在外地無法嚐到,所以值得一嚐。 相較於一般的麵線糊是由紅麵線去製成的,北港以白麵線為食材,將麵線在熱水鍋中不停攪拌,約煮一個小時左右,讓它變成白底糊狀。會有這種獨特的地方性做法,在於北港的農業社會生活型態,為了體貼家中長輩年邁齒牙動搖無法順利食用,所以把麵線煮成糊狀。而且又怕長輩營養不足,特地打上蛋黃以增進營養,這種"古早時代"很體貼長輩的食物做法,反而成為北港小吃特色,也是北港遊子在外的故鄉美味。 然而,麵線糊剩下的蛋白,棄之可惜,再衍生出魯蛋白,以香濃滷鍋蒸燉出魯蛋白,香中帶鹹,更帶著典型農村純樸感受。 吃一份在平底鐵板鍋上煎成金黃色的"煎盤粿",淋上甜米醬與大腸滷汁,再配上滷到Q軟的大腸頭,這樣的早晨,令人垂涎三尺,元氣大增。
【中山路商圈見證古笨港以來歷史和信仰文化】 乾隆年間(1750年),笨港溪(北港溪)水道變遷,水道劃分出現今的北港和新港,當時天后宮只有局部受損,隔年北街 (1751年) 由笨港縣丞薛肇烤與貢生陳瑞玉等捐資重建。新的北港大街,從此流傳成為今日的北港老街。 由於對媽祖的宗教信仰,來訪的信徒和遊客不斷,所以很多北港有名的景點和小吃也都在此附近。北港老街上,總是擺滿了北港四寶:「麻油、蠶豆、花生、和大餅。」這四寶在老街上隨處見,媽祖聖誔前,是中山路老街最熱鬧的節日,也是四寶也北港人賺進觀光財的好日子。 媽祖聖誔時前來,街道上擠滿了來進香、朝拜的遊客、陣頭隊伍,鑼鼓喧響,鞭炮震天,我們總愛騎著單車,買包蠶豆,在鞭炮聲中穿梭煙塵,一家一家去試吃用料實在的北港大餅和各種民俗造型的陣頭隊伍,這樣的北港,是真正的北港原味。 【暗巷和鐵橋,隱藏版的北港人文】 巷中有巷的北港暗巷,一直藏在不為人知的陰暗角落,保留北港純樸之美,而樸素淡雅保留北港美景,暗巷再造,叫人踏著懷舊腳步,來到這點品味古北港的老巷風華。 由熱鬧的中山大街轉入小巷,繁華鼎盛,瞬間隔離,小小暗巷,沒有大山大海,高大古城建築,但保留純樸素雅,若你想放棄快速來去的旅遊方式,來暗巷漫步閒遊,將是品味人生不錯的方式。 【香濃回鄉飯,牛肉湯遊子必吃】 如同一般中南部小鎮相同,北港也有一碗香濃的回鄉飯,這是異鄉遊子在外打拼回到故鄉必吃的小吃,為了品味這鴨肉飄香的北港故鄉味,行腳老街,看著滿滿的人潮,你就明瞭在北港應該品味一碗香濃的鴨肉飯。 北港牛墟全國聞名,而有牛墟當然也有好牛,位於大廟旁的牛肉老店,一碗現宰精燙的嫩牛肉,只川燙8分熟,還帶著部份鮮紅的牛肉,以他的鮮嫩,讓遊子們唸唸不忘。 尋遊北港,我喜愛在古老小鎮裡穿梭,雖不是大江大海,但小鎮自有一種淡淡的純樸香,而媽祖聖誔來此,感受最有活力的北港,宗教文化之美,特別感受你的心靈。平日來此,學習慢遊品味農村,你才能真正體驗台灣農村的純樸美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