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19.yamedia.tw/40/userfile/i/i40man/album/150cf314889f3c.jpg)
由西門站回到中山堂,我的腳步轉往總統府、司法院、最高法院,行程約略如上圖(用google map做的地圖)而來。 走到博愛路和寶慶路口這一帶,愈接近總統府,愈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建築物,剛感覺路旁的建物面磚典雅,建築雄穩,心想這建物一定非凡有地位,看到招牌原來是台灣銀行國際部,台灣管錢又安全的單位,難怪有所不同。 博愛路和寶慶路口就進入總統府的範圍,看看還在綠樹中的總統府和參觀銅製佈告上隱約映照建物,再沿著寶慶路走。
▲總統府開放參觀需知銅製佈告上映照建物,拍的不好,自已卻覺得有意思。 沿著寶慶路邊走,遠觀路對面的台灣銀行,1938年重建的台灣銀行,為日本建築家西村好時設計,大倉組施工,1939年完工,由側門來看,沒有正面的四轉角渾重臺柱、列柱等正面裝飾,但側邊的柱型及花崗石牆體及列柱仍有金融機構應有的莊嚴、厚重與安定,並以建物表現出穩重而理性的莊嚴美感。
【威權到民主之路的象徵-總統府】
我是民國78年上台北念書的,我們這個年齡的學生,當時對總統府或博愛特區,總有一種莫名的畏懼或敬畏,來到此,看到樹下站著平頭的年輕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憲兵,第二個反應就是離開,那時如果有人說要來拍總統府的建築,我一定認為他腦袋壞了。而今我北上歷史散步,我特別由重慶南路走過總統府正面,近距離來拍攝總統府正面。 臺灣總統府原是日治時期的總督府,總督府新廳舍的設計案,是採用公開懸賞競圖的方式,結果第一名懸缺,採用二等獎的長野宇平治作品為藍圖,最後由森山松之助重新檢討修正後決定。並將中央塔樓由六層樓高拉至十一層樓,讓建築物外觀更雄偉壯觀,象徵最高權力核心的意味濃厚。
受後文藝復興式的影響,總督府立面充滿古典建築語彙,包括柱列、山牆、牛眼窗、圓拱窗、羅馬柱式、托座、複柱等。柱頭為簡潔多立克柱式,可參考總統府網頁亦多有說明,而我就是由重慶南路穿過凱達格蘭大道,看到重重的戒護人員和莊嚴的舊日統治建築,但臺灣已經民主化國家,雖然府內仍有最高權力者,他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權,這是國家的進步。 而我,當然要拍正上方高60公尺,11層樓高的「中央塔樓」。心想若回到日治時期由此遠眺,在,高聳入雲的中央塔樓,視野遼闊,俯瞰台北城,所有的人與土地彷彿就在腳下,統治者的威嚴,在建築上完整呈現。
看到對面的北一女小綠綠,心想當年大學好多學妹就由此畢業的,他們每日在特區裡求學,視野和看法自然和我們南部有所不同,我決定繞總統府一圈,可體驗這日治以來的建築風格。 來到長沙街,突然看到遠方似乎有仿希臘風建築,我決定走過來看看,原來是2004年啟用的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
走到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我有種來到美國聯邦高等法院前的感受,立面前方有典雅的希臘立柱,牆體厚實,顏色與黃土地同色系,再搭配仿巴洛克式的牛眼窗設計,讓我有莊嚴、穩定、厚實的典雅的莊嚴美感,我總是這樣的認為,各公務機關再從事大樓設計時,應該將建築之美設計入列,而後他會成為城市美學的一部份,這幢莊嚴的高等法院大廈,雖然短短數年,卻做了最好的示範。
告別行道樹環繞的總統府,往中正記紀念堂走去,我先經過司法院,司法院現址,是清朝時供奉關公的武廟,日治時,於1929年將武廟拆除,改建法院,日據時代臺灣最高司法機關。
▲本土竹節內含鑽石的窗戶下修飾。 在建築風格為現代主義潮流,故井手薰設計時捨棄古典式建築繁複、華麗裝飾,改採簡潔外觀線條,但仍保有拱門、拱窗等古典式建築常見的設計,但也較為簡化。 走過這一幢有興亞式屋頂的日治建築(復興東亞之意),我走向日本遊客最有興趣的中正紀念堂而去。 司法院中央塔屋頂。以小八角形尖頂,屋頂四周呈波浪曲線,稱為興亞式屋頂。 台灣銀行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0號 總統府 建築風華網頁: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200 最高法院 台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6號。 司法大廈 國定古蹟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4號 西元1929年~1934年
【喜歡來台北城旅遊,歡迎參考】【向前行-我的台北打拼夢】台北市食遊記總整理【本次旅遊行程】
1、台北三大老麵店之一賣麵炎仔、金泉小吃店 2、尋訪航運時代的大稻埕歷史足跡(一)迪化街一段、涼洲街以北街屋、156號林五湖本館 3、尋訪航運時代的大稻埕歷史足跡(二)辜家鹽館、貴德街陳天來故居 4、台北歷史小散步-撫台街洋樓旁的滷鍋香-鄭記豬腳肉飯 5、台北歷史小散步-中山堂(台北公會堂) 6、【西門町的咖啡香】蜂大咖啡品味義式摩卡 7、【由殖民統治、威權走向民主之路】總統府、司法院、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外散步 8、中華文化的觀光瑰寶-中正紀念堂 9、【我逛夜市的習慣小吃】土林夜市十全藥燉排骨 10、【走入地下室的士林市場】天母老劉胡椒餅、大頭龍蚵仔煎、王家青草茶 11、【莊嚴敬肅的氛圍中、走訪靜寂古樸的廟街文化】新莊廟街初訪 12、新北市新莊區美食小吃-阿嬤的古早味(四神湯、肉燥乾麵) 13、【華山文化園區】古蹟城裡的雨天尋幽閒遊 14、【改變我對米粉湯觀念的小吃店家】台北市三禾米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