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王浩一先生的書「漫遊府城」中有五條港的地圖,翻拍書中一頁。 單車也騎過之前來過的藥王廟(舊遊記【如果你喜歡慢慢走一條街】漫步神農街、藥王廟),我迎向生門,再北上往昔日大西門的外城門「兑悅門」。 乙未年後,新港墘港」運河淤塞,商郊遷移,西外門也逐漸沉寂,原本交通城門已淪為一般通行道路。 我在城門下望過去,古蹟另一旁正建築新的建物,對照舊城牆頗有另一種思古之幽。 兑悅門建於西元1835年,昔日府城大西門的三個外城門之一。目前列為二級古蹟,正確的地理位置是台南市西區文賢路與信義街交叉路口。 穿過古城門,舊城紅磚仍舊堅固,城基四角為花崗石,基底為咕咾石,我走上狹小的紅磚階梯,城牆上平台幽靜,靜寂的訴說昔日繁華榮光。 在城牆上眺望一旁重建的新建築,我騎車由信義街出來,來到金華路南下,我要回到神農街再看那風水中的「一回首」藥王廟。 ▲信義街與金華路路口的石坊。 ▲在金華路上,望向藥王廟,是否我也迎向府城山川孕育的生命之氣,哈!真愛自我陶醉。 【一回首,神農街重遊】 據府城傳說,乾隆二十九當時台灣道台蔣允焄,認為「五馬朝江」的格局雖然旺財,卻會將孕育於府城山川之間的生命之氣流洩,長期下來對不利府城人民身體健康,於是藥王廟覓地重建時,由於主祀之藥王大帝神農氏,面向東方有迎向生命之意,藥王廟刻意採用「坐西朝東」,為府城留下順水西流的「生氣」。看過這樣的傳說再來到藥王廟,更對古人的風水哲學佩服,看著藥王廟我似乎更有所得。 ▲正巧是送神關廟門時。 每農歷年年底廿四日,民間習俗有「送神」,將所有的神明全部送回天庭述職,正月初四是迎神,而府城更重視傳統,今天我騎車參觀的廟宇都關廟門,想進入參拜只有等待各廟宇的迎神日。 騎車迎向府城山川生氣,哈!又愛自我陶醉,其實是騎車尋訪神農街,但葉蕍已有相關遊記,所以不在多述,只單純的放照片,神農街請參考(舊遊記【如果你喜歡慢慢走一條街】漫步神農街、藥王廟)
【風神廟前接官亭石坊】 府城目前保留清代的四座石坊,分別是接官亭石坊、重道崇文坊、泮宮石坊、蕭氏節孝坊。其中接官亭石坊位置,為當年臺灣府城的門戶,乾隆四年:興建接官亭,初建為三進建築,分別為大門、官廳及風神廟。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重修風神廟,再於風神廟前興建石坊,以壯府城門戶,隨著時代變遷,現今只剩一座石坊及二旁的石造鐘樓、石造鼓樓。 接官亭石坊古樸典雅,雕工精緻,南面石柱上對聯「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橫額上題「鯤維永奠」。北面石柱上對聯「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橫額上題「鰲柱擎天」。 在石坊前看看古碑及風神廟,廟前清寧發人思古幽情。 民國八十四年石坊古蹟修復,並拆除石坊前民宅,重現石坊風貌。重新修復石造鐘樓、新建石造鼓樓。而今我騎車來此,觀看古蹟,遙像五條港時代的風華,也該去吃午餐了,今天的目標是府城獨特的魚麵。 國家二級古蹟兑悅門建於西元1835年,昔日府城大西門的三個外城門之一。目前列為,正確的地理位置是台南市西區文賢路與信義街交叉路口。 國定三級古蹟:接官亭石坊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風神廟前。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 【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