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粽子古稱簡粽、裹粽、角黍、黏黍。遠古流傳有竹筒包的粽子(現在該叫竹筒飯),也逐漸分出不同。 台灣該傳承自閩南,為泉、廈一帶來的燒肉粽、鹼水粽。


看台灣WIKI上書: 閩南粽子: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皆馳名海內外。閩南粽子主要用「煮」,閩南煮粽子一定要水開后才下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開過,再用旺火查3個小時左右即可。 閩南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 以上 引用自: http://www.twwiki.com/wiki/%E9%96%A9%E5%8D%97%E7%B2%BD%E5%AD%90


相傳清朝乾隆皇端午在宮中吃九子粽後龍心大悅,欣然賦詩:「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我不是文青,常看書上說乾隆詩做的不好,但那九子粽爭新,讓我有好奇心,詩與九子粽為何?查詢資料後才發現,九子粽,是九隻粽子連成一串,大小不一,大的在上,小的在下,並且用九種顏色絲線扎成,五彩繽紛。應景熱鬧又有趣。 台灣也曾有五星級主廚團隊推出「皇宮御賜九子粽禮盒」,為應景禮盒。 而詩出自: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作者玄宗: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我們家祖先來自南邑,為泉州一脈,再加上彰化區域習慣,從小習慣吃水煮粽。嘉義粽子在台灣屬於南部粽(水煮粽),和北部粽相比,南部粽投水煮食、口感較軟黏不油膩,唯一可惜的是,我所知嘉義市區裡有名的店家不多(以座位可以坐下來吃粽子的店家為主),讓我在選擇上不多,跑了數家,風味不同,將這一次的食記分別撰寫格文如下,和網友分享嘉義尋訪五肉粽的心情:


【來嘉義桃城旅遊歡迎參考】【日久他鄉即故鄉】嘉義桃城美食小吃-食遊記總整理桃城端午楚辭味- 嘉義尋訪五肉粽

1、【簡單小攤,美味實在】嘉義市小吃-國際肉粽 2、【內行人才知道的店】埤仔頭肉粽 3、【舊市府50年肉粽老店重開】百香亭肉粽 4、【大量生產的肉粽名店】福源肉粽 5、【小巧創新的店家】巧巧小肉粽【2015/05/31 發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蕍 的頭像
    葉蕍

    葉蕍(葉渝、夜魚)EYE臺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