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數年,重新來砂卡噹溪,感受巨石間山徑與碧綠溪水衝擊間清涼步道。
來花蓮,總是想先到太魯閣口牌樓拍張記念照,在往下一個行程,對5年級未班的我來說,這是我們從小到老最深的花蓮印象,也是以前大學畢業旅行,都是搭遊覽車環島世代的我們,大家共同的花蓮記憶。
▲遊客中心背倚太魯閣峽谷,碧綠雄壯
在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前拍張記念照,我們右轉過橋往大魯閣遊客中心而去,以前和老婆還沒有結婚時,這裡有販售50元的花茶,我們在這裡的喝茶閒聊,現在的遊客中心餐點服務和以往也不同,我們在此用餐,然後往砂卡礑溪步道而去。
+▲遊客中心提供的餐點服務。
走砂卡礑溪步道,我們家以前都是由天祥方向過來,不過遊客中心的導覽人員跟我說,可以由遊客中心直接走砂咔噹溪隧道過去,沿著隧道旁停車,然後走砂卡噹橋走入步道。
+▲砂咔噹橋上的獅子,有多種造型,表情多鬼不同。
步道由入口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沿著砂咔噹溪旁而行。步道前段為人工於山壁間開鑿出的步道,走入其中,巨石斧鑿山徑,感受昔日工程的堅辛與遮蔽天日的清涼。
▲砂卡噹渂步道前段,在巨石斧鑿山徑快步前行。
▲大女兒五歲,就走過砂卡噹溪步道。
走出前段岩石開鑿山徑,中段為綠樹掩映步道,一旁碧綠溪水.穿流溪間巨石間,柔與剛衝擊自然帶給人很舒適清涼感。
▲從前的砂卡噹溪步道是可以親近溪水,記得現在是不能親水,貼十多年前拍的照片。
步道中段有一地名五間屋,就是五間原住民在此販售小食的「攤位屋」,我們先大步走過,到三間屋後原徒折返再至此買飲料補給。
▲大水管,就是巨大水管於路旁的地名。
在綠意清涼間走著步道,約1.5小時步程,我們來到步道終點三間屋。
走到三間屋,1.5小時左右時間,也走到了終點,在綠樹掩映與巨石明隧道間穿梭的砂卡礑溪步道,平坦、清涼好走,不過由於遊客清潔的問題,現在的步道和昔日可以親水的步道,少了一種韻味,炎夏若能在清涼淨水間泡泡腳,我想是一份非常好的旅遊經驗,不知何時可以改善旅人的環境的保護,讓我們重回可以親水的步道。
▲水色靜美的砂卡噹溪步道,是可以親近溪水
砂卡礑溪步道
葉蕍一家人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入口在隧道口右側的砂卡礑橋。
【環島花蓮縣景點與食記】
2、【花蓮的小吃回憶】公正包子與南僑古早味冷飲店(鋼管紅茶)
7、【花蓮景點】D Park台肥海洋深層水園區、 海洋深層水足療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