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西街在那裡,我實在不知該從何說起,因為它是一條過去存在的行政區堿,現今地圖上找不到,我們這一代五年級彰化人,還知小西,對後十年的人,是否知道?可能就漸漸模糊。 不過找小西就由車站出發,車站前的光復路、長安街、和平路,再延伸到陳陵路一帶(我們高中時期,很多人藏機車或腳踏車再到車站搭車的小巷弄),約略屬於小西街的地方。 因為也不知道要由那裡走起,我隨興的由光復路騎入,來到第一個小巷弄(長安街100巷),巷口有一幅彰化古城門的畫,讓我決定沿小巷弄走下去。
▲巷弄地上有半線小西的地磚。
小西街上金城旅社和紅葉大旅社和相鄰,金城旅社目前營運中,而紅葉大旅社掛上「紅葉親子童玩館」的門牌,但今日似乎沒開門(我沒有試著推門),無法一探內部,有網友進入參觀的網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觀看。 http://www.wretch.cc/blog/loveinmind/22592641
我則在門外探頭探腦,紅葉大旅社的窗戶上到頗有情趣。
這靠小巷的鐵窗上,其實是人的圖案構成。穿過小巷弄,就回到高工時的記憶,這些巷弄是我們停車或藏車再到車站搭車的地方。 昔日小西街曾經是全台成衣製造批發集散地,鄰近火車站,讓旅店、酒家都非常的興盛,記得有人說過,當年附近的旅館可是常常一房難求,而今!我只感受到淡淡逝去風華。 身為一個倦戀故鄉的人,我也希望小西街可以風華再現,但以現今條件來看,我認為要吸引旅人還少了很多東西。
穿過小小的巷弄,我又在鄰近的街道上走動,漫漫的來到「陳陵路」上,這條路是彰化有名的美食街,若我所知無誤,彰化三寶的肉圓和貓鼠麵,都是由「陳陵路」一帶出名的(現在也在「陳陵路」上)。
▲陳陵路上貓鼠麵,昔日彰化三寶之一,早上沒開店。
已關門的「彰化鐵路醫院」,在1930、1940藝旦與那卡西走唱的娛樂年代,前身「高賓閣」酒家,是當時中台灣最大的酒家、由日治時期開始以火車站為中心,形成彰化最熱鬧的娛樂區域,當時著名的文人雅士,如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等也曾在此留下珍貴歷史鏡頭。
1937年建立的「高賓閣」,建物具歷史建築潛力,在立面上保有近代建築物Art Deco裝飾藝術牌樓面,我由下方上望,,屋頂以高凸富氣勢的山牆作收,這外觀不對稱的立面山牆,成為高賓閣建築元素中最鮮明的特色。時間在牆上留下班駁的痕跡,讓二樓立面的小圓窗,和整齊排列的上下疊窗,就像一艘入海的船鑑,渡過漫長的光陰歲月。
我略看了看,決定吃碗銅鐘冰品做為今日閒遊的終點。
走到路口,轉角就是彰化著名的銅鐘冰。
銅鐘圓仔冰是一家已傳承三代的圓仔冰,也和鐵路醫院相關,第一代王木棉在民國39年開始經營,一開始在「鐵路醫院」前面,因此被稱為「鐵路醫院圓仔冰」,後來搬到斜對面,上圖阿輝陽春麵的隔壁,因為第二代老闆王金生的外號叫「銅鐘」,也因此正名為銅鐘圓仔冰。
相較於圓仔冰,其實我較喜歡他的紅豆圓仔冰,不過這是個人因素,現今來此,天候正熱,吃冰當然是主流,店家就是幾張簡單的鐵桌,看看招牌,你可以點的品項有三寶、四寶、五寶和八寶冰,點三寶,可以自己選三種配料,八寶就是選8種料,由於快接近中午,要回家吃陪老爸吃飯,我選擇三寶解一下饞。
心想,我有多久沒有吃過這裡的圓仔,大概有二十年了,店家已經由鐵路醫院旁遷到現址,手工搓的圓仔,已改成機器製作,味道還不錯,口感略甜,但似乎已有所不同。 碗內的圓仔,軟綿柔但不會Q,我刻意將圓仔泡在冰中,等外皮變硬時再吃,口感較為硬Q,內部柔軟不黏牙,較符合我的口感,而紅豆略粒,個人偏好還要再口感更軟綿型,但內部的芋圓,做的還不錯,現在大家都逐漸明瞭,很Q彈帶彈烈芋頭頭芋圓,其實很可能有問題,真正的芋圓,應該口感略紮實,有一點點芋頭味,而這裡的芋圓就像如此,不過簡簡單單的吃碗涼的還不錯,不過印象中,我還是喜歡他的紅豆圓仔湯,那才是屬於我印象中的銅鐘圓仔冰。 紅葉大旅社 地址:彰化市長安街100巷5號 電話:04-7222667 銅鐘圓仔冰 地址:彰化市陳稜路245號 電話:04-7201368 營業時間:11:0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