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老街】 地名記事: 1、清朝嘉慶年間,地名為「福皮藔」,嘉慶4年(1799)有房屋買賣契約可見證。 2、道光中期至清末,改稱「福地藔街」。 3、日治時期改稱「北皮藔街」。 4、台灣光復後出現的俗稱「剝皮寮」並沿用至今。 會命名為剝皮寮的說法有二: 1、清代時不論是由福建福州進口的杉材,或是淡水河上游砍伐的樹木,都會運到此地進行剝皮,所以被稱為「剝皮寮」。 2、日文的「福皮」就是中文的福地,而"福"的日文字近似中文的「北」,而「北皮」若改以台語發音,就演變成「剝皮」。 3、「剝皮」是指剝獸皮,因以前這裡曾有製造皮革產業。 只是真正原因為何,資料缺乏已難考證,沒有定論。
剝皮寮老街和三角湧老街一樣,都是近年來重建完工的老街, 【中年男子的閒遊行程】 我們一行人下了捷運龍山寺站之後,就直接往剝皮寮老街的方向而來, ▲康定路一邊現今也是紅磚的建築呈現。 在廣州街(上)和康定路的路口,就是很有古意的老建築騎樓。 ▲一同來的學長550也拍張記念照 在康定路173巷的入口處對面就是有名的進財切仔麵 入口處的佈置 開始進入這復古的老街,個人認為剝皮寮老街在重建時有設定時間,約略是40男小時候民國六十年代前後,所以這老街上的重建觀光用的店面裝飾和我小時候很相同。 老伯伯看著老攤位,這種老攤子在南部還很常見 黑松故事館裡很古老的玻璃綁法,那個"吉利果"可是我小時很愛喝的飲料。 男士們要壯陽麼?好久沒看到這些廣告了 年輕時的林青霞,可惜內容是壹周刊了(只有包裝外皮。) 還有可愛的壁畫 在復古的旅舍前,好同事國良在此休息一下,他是很少出門,自從40男調過來之後,他就被我帶壞了。 旅館很小的房間,很像我們朴子的販仔間。 在旅館後方,整個剝皮寮老街,我反到最喜歡這個綠化的空間,這北側的北側的街屋、老樹,和老松國小校園僅只一牆之隔,感覺卻是很清靜,校外教學的小學生在此任意的遊玩。 再看看街內的主展古生活展覽,我們要去吃老台北饕客都知道的「三水二張」之一的89巷胡椒餅了。 【旅遊資訊】: 剝皮寮老街 地址為康定路173巷。 下捷運龍山寺站後,由龍山寺前廣州街直行向東即可至。 註1:可以參考一下下列網址http://www.jhjhs.tyc.edu.tw/~dashi/oldstreet/2-4.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