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寒露時節秋意漸濃,我們到仙跡岩步道,在綠林掩映間尋訪寒露秋意訪仙跡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老人家拍照在乎紀念,不在乎字有沒有轉正。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63巷入口走上來。

地球暖化,氣候漸變的時代,天後多半炎熱,不過今年的寒露時節竟然秋意漸濃,台北秋風吹拂而來,漸漸有些涼意,我跟老婆說,秋風起鵝肉肥,來景美訪仙跡吃鵝肉逛菜市也好,老婆欣然同意,我們先到鵝媽媽吃完鵝肉後,飯後走一走,由店門口走出來右轉,正好由263巷入口走上來。

仙跡岩位於文山區景美地帶,又稱「景美山」。景美山位於景美溪匯入新店溪之溪口附近,亦稱溪子口山,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山中大石留下足跡,讓小山聲名大噪,上次景華街150巷21號景興國小起登,這一次吃完鵝媽媽就由180公尺旁的263巷入口走上來。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才走入就是一路曲折向上,地板是平坦水泥石階居多,山徑二旁綠蔭密佈,蒼鬱林相遮蔽秋日,走入山徑就覺得頗具清幽,不會因為烈日照射感到炎熱。 到仙跡岩廟前多半為石階步道,易走也不滑,就算是下雨天撐著傘,也能輕鬆上行。

來到一個轉彎點,可以眺望下方新舊並陳,星羅棋布的台北城,還有遠方的101大樓。約略20~30分鐘時間,我們就來到仙岩廟前廣場。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仙跡岩廟前廣埕前遠眺,下方宛如星羅棋布的台北城,雖然我不知道這是那一區,但也看得出台北天龍國的人多,整遍盆地裡除了公園有萬紅叢中一點綠之外,沒有空地就是各種建築物陳列於下方。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仙跡岩和三角點都在仙岩廟後方附近。

仙岩廟旁的山徑改成木棧道,也離三角點不遠,今天的目標要來撿一顆溪子口山(景美山),編號1043二等三角點。三角點就在仙跡岩廟上方,再往沿步道(木棧道)走一點就到,花一點時間研判山上地圖找一下,我們很快的來到海拔高度142公尺的三角點,對較少收三角點的老婆而言,順便收一顆也是美事,不過這裡木棧道欄桿圍住不能走入,我們伸出手和三角點合拍就好。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看完三角點,當然要來看呂洞賓祖師的「仙跡」,走回仙岩廟的正上方,木棧道連接一木製涼亭,仙跡也在此,至於是否是呂純陽祖師所留,以及形狀是否相像,就全看人的想像力。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傳說呂洞賓祖師在山中大石留下足跡的仙跡岩

看完仙跡,走步道時間也約略一小時,我和老婆決定原路下山,因為我們還要去景美市場看看,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仙跡岩在此,是否像,就看大家的想像力。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下山的步道有一足跡,這是水泥沒乾時,人留下的足跡 好玩的也在一旁拍張照。這不是仙跡是人跡。

【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

下山,由景興路上仙跡巖牌樓入口處走出來,再往景美市場而去。

1.【吃在台北、景美站生活與美食】1:鵝媽媽鵝肉、切仔麵(吃完必比登名店、走步道訪仙跡)

2.【2024寒露秋意訪仙跡】仙跡岩親山步道,收景美山,編號1043二等三角點


【歷經天空部落不經營,圖片絕大多數全數遺失,本文2024重寫】

以下天空舊文字和連結,皆已無效,留做自己記念

【雨粉輕灑撐傘行】仙跡岩親山步道

▲景興國小旁起登。 吃完佳味早點的胡椒餅後,原本要走回捷運站出口,路口站者一位努力工作發傳單的小姐,她努找人為她填文宣,原本都樂意幫忙的我,今天為了找佳味早點沒空幫忙,為了躲過她,我特別繞路,走到景興國小旁的登山口起登。

仙跡岩位於景美地區,又稱「景美山」。景美山位於景美溪匯入新店溪之溪口附近,亦稱溪子口山,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山中大石留下足跡,為尋訪仙跡,使得小山聲名大噪,我由景華街150巷21號景興國小起登,算是由中間切入,看指標走到萬芳醫院那一邊出口才25分鐘。 才走入就是一路曲折向上,二旁濃蔭密佈,碧綠蒼鬱林相,走入就覺得頗具清幽。 約八鐘後,來到第一座涼亭巨獅亭,這是獅兄們捐資興建的涼亭,小雨濛濛,不過仙跡岩全程為石階步道,易走也不滑,我撐著傘,輕鬆上行,再五分鐘接到仙跡岩主線。

▲接到仙跡岩主線。 入主線,坡緩而清新,我先向左轉,往興隆路、萬芳醫院、打印台方向前行。 ▲此為名轉仙跡方向,先左轉探路的另一邊。 幽靜山林中漫步前行,左方陸續出現一切不錯的眺望點,想遠眺台北繁華,這裡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路徑旁有許多涼亭,雖然是雨天,仍有許多喜歡親山的朋友上來運動,因為仙跡岩傳說和八仙有關,現今山徑附近有立上木牌,以一字代表八仙。 大學時代參加攝影社,想學習陳春祿老師拍攝「,拍冥色呼吸」的手法,在雨後,我往往帶著相機拍攝植物在雨後的清新與生命力,不過現今懶了點,爬山不帶腳架,只為輕鬆走走,用傻瓜隨意拍下植物照片,清新又有生命力。 ▲雨後植物,清新又有生命力。 來到親山打印台,再過去看到指標,原來我來到「健」,鐵枴李路段,再往前行是溝子口支線,剛剛來時左方路口是麥田支線,可以走到原來想造訪的萬芳醫院站。 ▲仙跡岩上的指標地圖。 萬芳醫院站,剛好就直線穿出,可以搭捷運回去,不過來此沒有看到仙跡不可,我回頭走主線。 主線(仙跡岩步道),山徑清寂,綠樹成蔭,雨粉洗靜中,空氣倍加清新,坡度略有,但對喜歡登山健行的我來說,輕鬆易走。 ▲左方往仙跡岩及右方往仙巖廟。 因為想要找仙人足跡和三角點,我當然選擇左方較高的山徑走去。

來到一座眺望平台,路旁右方,即為景美山,二等三角點,編號1043,海拔142.6公尺。來此,當然要撿這一顆二等三角點,再前行往仙跡岩方向而去。

▲遠眺遠方101高樓,唯一可惜天候不佳。 仙跡岩果然是良好的眺望點,首我大學時代可以直接踩在仙跡旁拍照不同,現今已建設渟亭,隔開人親近仙跡,也避免危險,

涼亭內有仙跡岩三個傳說的佈告牌,旅人各自憑告示自行想像吧! 看得到仙跡,不過有點遠,沒有模擬牌,不像當年可以看出腳印足跡,還有人「手」掌假仙跡 ▲上圖,有人掌手跡。 ▲仙跡下就是 仙巖廟,主祀孚佑帝君(道號純陽子:呂洞賓),民國35年建廟,不過,不是由此進入。 在仙跡岩略做停留,加快腳步下山,肚子有點小餓了。 沿途雨粉綿綿,撐傘雨粉下漫步,水氣洗靜山林,倍感清新幽靜。 一路向下,來到一處「結核」,這是大自然的現象,沉積岩硬度、顏色與風化特性不同的礦物,在地殼變動後即形成結核,後來天然岩石被人工雕上人臉,若是像從前晚上來夜遊,大概會嚇一大跳吧! XD! 找到圳後山三角點,它是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網路上查詢才知,圖根點來自「土地調查局」,這是日據時代負責土地測量的臨時機構,明治31年設立,至明治36年(1903年)結束測量時,共設立 2859個圖根點,眼前這小小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已立將近百年歷史。 ▲三角點上有「土地調查局」紅字。 ▲景興路297巷登山口,竹林義應公牌樓,一旁有一間加油站。 沿著道路下山,我由景興路297巷登山口,竹林義應公牌樓旁出來,距離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約十分鐘的行程。 註:下次有機會會再走一趟仙跡岩,預計由景興路243巷仙跡岩牌樓起登,先造訪仙岩廟至溝子口或麥田支線,再回頭走仙跡岩,由仙跡岩牌樓出來,然後到市場吃一碗高記米粉湯  ▲行程2.77公里,時間:1小時03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蕍 的頭像
    葉蕍

    葉蕍(葉渝、夜魚)EYE臺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