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二間的一樓都是店面。 不管是集品或是矮仔成蝦仁飯,二家店在週六的晚上都是滿滿的人潮。我們走到矮仔成在櫃台拿了菜單就被引導到旁邊的店面內,女兒們認真的研究菜單後,決定點蝦仁飯、皮蛋豆腐、燙青菜、煎散鴨蛋、熟鴨蛋。 現今的矮仔成,不僅由早年市場小攤進階店面化,已經進化成蝦仁飯的速食店,我拿菜單到櫃台,只見結帳人員立刻結帳,而一旁上菜的工作人員立刻由旁邊保溫中取出已做好的蝦仁飯上桌,速度之快也讓我感到驚訝。 ▲單純的蝦仁飯,上方舖滿十塊蝦仁。 蝦仁飯來自日治時期。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將日式料理的手法與精神帶入台灣,其中的蝦仁蓋飯,以日式風格混合台式手法,演變出一碗「蝦仁飯」。 蝦仁飯接近炒飯,但作法更繁複,店家必需先熬煮柴魚高湯,當成炒飯用的醬汁,蝦仁和米飯是分開炒,炒米飯的過程只添加醬油、糖、薄鹽等基本調味料,另外要準備油鍋和蔥段,快炒爆香蝦仁,而炒蝦仁所濾下蝦汁,再加入米飯加入拌炒,直到米粒將柴魚醬汁與蝦汁充份吸收後,再鋪上之前熱炒的鮮蝦仁而成,作法很類日式丼飯。而店家文宣中說,蝦仁飯最大秘訣在於炒好後要靜置一會兒,讓米飯吸飽醬汁最好吃,而看到台南網友卻認要現炒最好吃,但我不是台南人,少吃蝦仁飯無法分辦究竟怎樣才是最道地好吃。 ▲我的綜合蝦仁飯,下方還加了洋蔥肉絲。 ▲醃蘿蔔放在桌上鋼杯中,需要自取。 吃上第一口蝦仁飯,米粒中帶著淡淡的炭香,原來店家還保持古法以原子炭炊煮米飯,而加上蝦汁拌炒的米飯,口感濕潤入味,每一口米飯都帶著炒入的醬汁甜香,但又不像炒飯較乾的表現手法,入味好吃,我們一家初嚐都喜歡這碗飯。 米飯上的「火燒蝦」,學名叫鬚赤蝦,是南部沿海才有的特產,因蝦外殼色有不規則紅斑狀,像被火吻過而得名,因是南部一帶特產,所以成為府城小吃的特色。 小菜的部份表現平實,10元的味增湯頗為不錯,湯頭味道合我味口,小小的到還有料,店家最推薦的是鴨蛋湯,但我因為想點香煎鴨蛋所以不想點鴨蛋湯。 香煎鴨蛋,由於鴨蛋本就較一般雞蛋的蛋香還來得濃郁,再煎出來就成為平實而香濃美味。 看看店內的輸出,訴說店家長久堅持的故事,我們再品嚐完蝦仁飯之後,也要回家去了。 矮仔成蝦仁飯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一段66號 電話:06-2201897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 7:00–下午 7:30 (無特定公休日)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鄰二間的一樓都是店面。 不管是集品或是矮仔成蝦仁飯,二家店在週六的晚上都是滿滿的人潮。我們走到矮仔成在櫃台拿了菜單就被引導到旁邊的店面內,女兒們認真的研究菜單後,決定點蝦仁飯、皮蛋豆腐、燙青菜、煎散鴨蛋、熟鴨蛋。 現今的矮仔成,不僅由早年市場小攤進階店面化,已經進化成蝦仁飯的速食店,我拿菜單到櫃台,只見結帳人員立刻結帳,而一旁上菜的工作人員立刻由旁邊保溫中取出已做好的蝦仁飯上桌,速度之快也讓我感到驚訝。 ▲單純的蝦仁飯,上方舖滿十塊蝦仁。 蝦仁飯來自日治時期。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將日式料理的手法與精神帶入台灣,其中的蝦仁蓋飯,以日式風格混合台式手法,演變出一碗「蝦仁飯」。 蝦仁飯接近炒飯,但作法更繁複,店家必需先熬煮柴魚高湯,當成炒飯用的醬汁,蝦仁和米飯是分開炒,炒米飯的過程只添加醬油、糖、薄鹽等基本調味料,另外要準備油鍋和蔥段,快炒爆香蝦仁,而炒蝦仁所濾下蝦汁,再加入米飯加入拌炒,直到米粒將柴魚醬汁與蝦汁充份吸收後,再鋪上之前熱炒的鮮蝦仁而成,作法很類日式丼飯。而店家文宣中說,蝦仁飯最大秘訣在於炒好後要靜置一會兒,讓米飯吸飽醬汁最好吃,而看到台南網友卻認要現炒最好吃,但我不是台南人,少吃蝦仁飯無法分辦究竟怎樣才是最道地好吃。 ▲我的綜合蝦仁飯,下方還加了洋蔥肉絲。 ▲醃蘿蔔放在桌上鋼杯中,需要自取。 吃上第一口蝦仁飯,米粒中帶著淡淡的炭香,原來店家還保持古法以原子炭炊煮米飯,而加上蝦汁拌炒的米飯,口感濕潤入味,每一口米飯都帶著炒入的醬汁甜香,但又不像炒飯較乾的表現手法,入味好吃,我們一家初嚐都喜歡這碗飯。 米飯上的「火燒蝦」,學名叫鬚赤蝦,是南部沿海才有的特產,因蝦外殼色有不規則紅斑狀,像被火吻過而得名,因是南部一帶特產,所以成為府城小吃的特色。 小菜的部份表現平實,10元的味增湯頗為不錯,湯頭味道合我味口,小小的到還有料,店家最推薦的是鴨蛋湯,但我因為想點香煎鴨蛋所以不想點鴨蛋湯。 香煎鴨蛋,由於鴨蛋本就較一般雞蛋的蛋香還來得濃郁,再煎出來就成為平實而香濃美味。 看看店內的輸出,訴說店家長久堅持的故事,我們再品嚐完蝦仁飯之後,也要回家去了。 矮仔成蝦仁飯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一段66號 電話:06-2201897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 7:00–下午 7:30 (無特定公休日)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鄰二間的一樓都是店面。 不管是集品或是矮仔成蝦仁飯,二家店在週六的晚上都是滿滿的人潮。我們走到矮仔成在櫃台拿了菜單就被引導到旁邊的店面內,女兒們認真的研究菜單後,決定點蝦仁飯、皮蛋豆腐、燙青菜、煎散鴨蛋、熟鴨蛋。 現今的矮仔成,不僅由早年市場小攤進階店面化,已經進化成蝦仁飯的速食店,我拿菜單到櫃台,只見結帳人員立刻結帳,而一旁上菜的工作人員立刻由旁邊保溫中取出已做好的蝦仁飯上桌,速度之快也讓我感到驚訝。 ▲單純的蝦仁飯,上方舖滿十塊蝦仁。 蝦仁飯來自日治時期。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將日式料理的手法與精神帶入台灣,其中的蝦仁蓋飯,以日式風格混合台式手法,演變出一碗「蝦仁飯」。 蝦仁飯接近炒飯,但作法更繁複,店家必需先熬煮柴魚高湯,當成炒飯用的醬汁,蝦仁和米飯是分開炒,炒米飯的過程只添加醬油、糖、薄鹽等基本調味料,另外要準備油鍋和蔥段,快炒爆香蝦仁,而炒蝦仁所濾下蝦汁,再加入米飯加入拌炒,直到米粒將柴魚醬汁與蝦汁充份吸收後,再鋪上之前熱炒的鮮蝦仁而成,作法很類日式丼飯。而店家文宣中說,蝦仁飯最大秘訣在於炒好後要靜置一會兒,讓米飯吸飽醬汁最好吃,而看到台南網友卻認要現炒最好吃,但我不是台南人,少吃蝦仁飯無法分辦究竟怎樣才是最道地好吃。 ▲我的綜合蝦仁飯,下方還加了洋蔥肉絲。 ▲醃蘿蔔放在桌上鋼杯中,需要自取。 吃上第一口蝦仁飯,米粒中帶著淡淡的炭香,原來店家還保持古法以原子炭炊煮米飯,而加上蝦汁拌炒的米飯,口感濕潤入味,每一口米飯都帶著炒入的醬汁甜香,但又不像炒飯較乾的表現手法,入味好吃,我們一家初嚐都喜歡這碗飯。 米飯上的「火燒蝦」,學名叫鬚赤蝦,是南部沿海才有的特產,因蝦外殼色有不規則紅斑狀,像被火吻過而得名,因是南部一帶特產,所以成為府城小吃的特色。 小菜的部份表現平實,10元的味增湯頗為不錯,湯頭味道合我味口,小小的到還有料,店家最推薦的是鴨蛋湯,但我因為想點香煎鴨蛋所以不想點鴨蛋湯。 香煎鴨蛋,由於鴨蛋本就較一般雞蛋的蛋香還來得濃郁,再煎出來就成為平實而香濃美味。 看看店內的輸出,訴說店家長久堅持的故事,我們再品嚐完蝦仁飯之後,也要回家去了。 矮仔成蝦仁飯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一段66號 電話:06-2201897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 7:00–下午 7:30 (無特定公休日)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鄰二間的一樓都是店面。 不管是集品或是矮仔成蝦仁飯,二家店在週六的晚上都是滿滿的人潮。我們走到矮仔成在櫃台拿了菜單就被引導到旁邊的店面內,女兒們認真的研究菜單後,決定點蝦仁飯、皮蛋豆腐、燙青菜、煎散鴨蛋、熟鴨蛋。 現今的矮仔成,不僅由早年市場小攤進階店面化,已經進化成蝦仁飯的速食店,我拿菜單到櫃台,只見結帳人員立刻結帳,而一旁上菜的工作人員立刻由旁邊保溫中取出已做好的蝦仁飯上桌,速度之快也讓我感到驚訝。 ▲單純的蝦仁飯,上方舖滿十塊蝦仁。 蝦仁飯來自日治時期。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將日式料理的手法與精神帶入台灣,其中的蝦仁蓋飯,以日式風格混合台式手法,演變出一碗「蝦仁飯」。 蝦仁飯接近炒飯,但作法更繁複,店家必需先熬煮柴魚高湯,當成炒飯用的醬汁,蝦仁和米飯是分開炒,炒米飯的過程只添加醬油、糖、薄鹽等基本調味料,另外要準備油鍋和蔥段,快炒爆香蝦仁,而炒蝦仁所濾下蝦汁,再加入米飯加入拌炒,直到米粒將柴魚醬汁與蝦汁充份吸收後,再鋪上之前熱炒的鮮蝦仁而成,作法很類日式丼飯。而店家文宣中說,蝦仁飯最大秘訣在於炒好後要靜置一會兒,讓米飯吸飽醬汁最好吃,而看到台南網友卻認要現炒最好吃,但我不是台南人,少吃蝦仁飯無法分辦究竟怎樣才是最道地好吃。 ▲我的綜合蝦仁飯,下方還加了洋蔥肉絲。 ▲醃蘿蔔放在桌上鋼杯中,需要自取。 吃上第一口蝦仁飯,米粒中帶著淡淡的炭香,原來店家還保持古法以原子炭炊煮米飯,而加上蝦汁拌炒的米飯,口感濕潤入味,每一口米飯都帶著炒入的醬汁甜香,但又不像炒飯較乾的表現手法,入味好吃,我們一家初嚐都喜歡這碗飯。 米飯上的「火燒蝦」,學名叫鬚赤蝦,是南部沿海才有的特產,因蝦外殼色有不規則紅斑狀,像被火吻過而得名,因是南部一帶特產,所以成為府城小吃的特色。 小菜的部份表現平實,10元的味增湯頗為不錯,湯頭味道合我味口,小小的到還有料,店家最推薦的是鴨蛋湯,但我因為想點香煎鴨蛋所以不想點鴨蛋湯。 香煎鴨蛋,由於鴨蛋本就較一般雞蛋的蛋香還來得濃郁,再煎出來就成為平實而香濃美味。 看看店內的輸出,訴說店家長久堅持的故事,我們再品嚐完蝦仁飯之後,也要回家去了。 矮仔成蝦仁飯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海安路一段66號 電話:06-2201897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 7:00–下午 7:30 (無特定公休日)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連德堂買餅回來,我向女兒說來吃豆花吧!女兒們素知老爸很愛吃豆花,而且有點挑,所以當我主動說要吃豆花時,他們都會喜歡。 ▲原本只有這一塊小招牌。 看了看招牌,果然又是我們家的標準點法,大女兒粉圓,葉蕍和小女兒紅豆豆花。 豆花雖然是小品,要做的好卻不簡單,尤其是傳統白豆花,要紮實用料,手藝豪不取巧,才能在平淡中顯現真品味,北忠街無名豆花,口感綿密帶點彈力,還有一股淡淡的豆香,所用的糖水醇正香甜,雖然略搶豆花的豆香,但甜而綿香,口感不膩,雖然挑戰喜歡較低糖口感的我,卻讓我感受府城偏甜的美味,好吃,味蕾的記憶裡,比上次的國華街修安豆花更讓我喜歡。 另外配料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店家的功力,大女兒喜歡粉圓,我則喜歡紅豆,因為紅豆較可能是店家自已備料的食材,而且紅豆煮到鬆香綿是我記憶中的最愛。南部手法較不同北部,紅豆雖然也煮到熟透但多半仍保留紅豆外型,混著豆花吃,可以嚐到微粒紅豆的香氣以與口感。 北忠街無名道地的手法,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碗豆花,但平實中見真工夫,難怪可以成為台南同事的最愛。 店名:無名豆花 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忠街176號 手機:0939629234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下午六點半,每週二公休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連德堂買餅回來,我向女兒說來吃豆花吧!女兒們素知老爸很愛吃豆花,而且有點挑,所以當我主動說要吃豆花時,他們都會喜歡。 ▲原本只有這一塊小招牌。 看了看招牌,果然又是我們家的標準點法,大女兒粉圓,葉蕍和小女兒紅豆豆花。 豆花雖然是小品,要做的好卻不簡單,尤其是傳統白豆花,要紮實用料,手藝豪不取巧,才能在平淡中顯現真品味,北忠街無名豆花,口感綿密帶點彈力,還有一股淡淡的豆香,所用的糖水醇正香甜,雖然略搶豆花的豆香,但甜而綿香,口感不膩,雖然挑戰喜歡較低糖口感的我,卻讓我感受府城偏甜的美味,好吃,味蕾的記憶裡,比上次的國華街修安豆花更讓我喜歡。 另外配料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店家的功力,大女兒喜歡粉圓,我則喜歡紅豆,因為紅豆較可能是店家自已備料的食材,而且紅豆煮到鬆香綿是我記憶中的最愛。南部手法較不同北部,紅豆雖然也煮到熟透但多半仍保留紅豆外型,混著豆花吃,可以嚐到微粒紅豆的香氣以與口感。 北忠街無名道地的手法,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碗豆花,但平實中見真工夫,難怪可以成為台南同事的最愛。 店名:無名豆花 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忠街176號 手機:0939629234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下午六點半,每週二公休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連德堂買餅回來,我向女兒說來吃豆花吧!女兒們素知老爸很愛吃豆花,而且有點挑,所以當我主動說要吃豆花時,他們都會喜歡。 ▲原本只有這一塊小招牌。 看了看招牌,果然又是我們家的標準點法,大女兒粉圓,葉蕍和小女兒紅豆豆花。 豆花雖然是小品,要做的好卻不簡單,尤其是傳統白豆花,要紮實用料,手藝豪不取巧,才能在平淡中顯現真品味,北忠街無名豆花,口感綿密帶點彈力,還有一股淡淡的豆香,所用的糖水醇正香甜,雖然略搶豆花的豆香,但甜而綿香,口感不膩,雖然挑戰喜歡較低糖口感的我,卻讓我感受府城偏甜的美味,好吃,味蕾的記憶裡,比上次的國華街修安豆花更讓我喜歡。 另外配料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店家的功力,大女兒喜歡粉圓,我則喜歡紅豆,因為紅豆較可能是店家自已備料的食材,而且紅豆煮到鬆香綿是我記憶中的最愛。南部手法較不同北部,紅豆雖然也煮到熟透但多半仍保留紅豆外型,混著豆花吃,可以嚐到微粒紅豆的香氣以與口感。 北忠街無名道地的手法,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碗豆花,但平實中見真工夫,難怪可以成為台南同事的最愛。 店名:無名豆花 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忠街176號 手機:0939629234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下午六點半,每週二公休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連德堂買餅回來,我向女兒說來吃豆花吧!女兒們素知老爸很愛吃豆花,而且有點挑,所以當我主動說要吃豆花時,他們都會喜歡。 ▲原本只有這一塊小招牌。 看了看招牌,果然又是我們家的標準點法,大女兒粉圓,葉蕍和小女兒紅豆豆花。 豆花雖然是小品,要做的好卻不簡單,尤其是傳統白豆花,要紮實用料,手藝豪不取巧,才能在平淡中顯現真品味,北忠街無名豆花,口感綿密帶點彈力,還有一股淡淡的豆香,所用的糖水醇正香甜,雖然略搶豆花的豆香,但甜而綿香,口感不膩,雖然挑戰喜歡較低糖口感的我,卻讓我感受府城偏甜的美味,好吃,味蕾的記憶裡,比上次的國華街修安豆花更讓我喜歡。 另外配料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店家的功力,大女兒喜歡粉圓,我則喜歡紅豆,因為紅豆較可能是店家自已備料的食材,而且紅豆煮到鬆香綿是我記憶中的最愛。南部手法較不同北部,紅豆雖然也煮到熟透但多半仍保留紅豆外型,混著豆花吃,可以嚐到微粒紅豆的香氣以與口感。 北忠街無名道地的手法,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碗豆花,但平實中見真工夫,難怪可以成為台南同事的最愛。 店名:無名豆花 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忠街176號 手機:0939629234 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至下午六點半,每週二公休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巷口第一家店就是以「無名豆花」為店名的著名豆花店。 開車來到忠義路三段(要走入連得堂的路口),連得堂可說是位於巷子內的巷子裡,所以,我們只能停車在外,走進北忠街再轉進來。 北忠街路口上這一家無名豆花,原本無名,被叫久了,乾脆就以「無名豆花」為店名。 往前再走二步,遇小巷再轉左彎進入崇安街,看到店內工作人員正在手工爐具上拿煎餅,心想可以讓女兒看一下製作過程了。 沒想到接棒新一代老闆娘說,他們要收爐休息了,我們正巧看到老闆娘在清理爐具的情形。 ▲古早味烤爐。 我一直認為,台南連得堂煎餅是不錯的好餅,而讓他成為宅配眾家必爭好餅的原因在於產量,連得堂堅持以手工製作,製餅方法是由日式手工煎餅衍變而來的台式煎餅。 台南連得堂,在麵糊調配的過程,為保持原味全程不加水,以麵粉、糖、牛奶、奶油、雞蛋等食材不滲水再拌成漿糊狀,配成花生、海苔、芝麻等口味,經過發酵後,放在160~170度可旋轉改變位置的圓盤狀烤爐上烘焙。最後,烤成金黃色的煎餅放在竹筒片上,自然形成弧形,手工的煎餅比一般煎餅更深的木茶色,因手工製作,每一片都色澤不同,帶著非常厚實硬脆的口感和香濃的蛋香。 除非你親自到店家去買,一個人直接限購2包(就原味、味噌),不然就要網路排很久,我帶二位女兒前來,我們買六包煎餅,因此我原味、味噌各三包。 將煎餅帶回家,沏上一壺好茶,連得堂的餅手工製作,每一片都色澤不同,咬一口,非常厚實硬脆煎餅,香濃的蛋香,撲鼻而來,沒有過多雜質,硬脆蛋香,單純的麵粉香味,再加上限量的產能,成就網路搶購的雋永感受。 註:原本我們家也很愛另一家網購名店黑師傅,自從黑師傅產能大開之後,購買方便,反而我們家反而不會特別想買,對我而言!限量是門好生意啊! 連得堂餅家 電話: 06-2258429、06-2258429、06-228676、06-2286761 店址:台南市北區崇安街54號 營業時間:AM 8:00 ~ PM 10:00 E-mail:eric0824@yahoo.com.tw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巷口第一家店就是以「無名豆花」為店名的著名豆花店。 開車來到忠義路三段(要走入連得堂的路口),連得堂可說是位於巷子內的巷子裡,所以,我們只能停車在外,走進北忠街再轉進來。 北忠街路口上這一家無名豆花,原本無名,被叫久了,乾脆就以「無名豆花」為店名。 往前再走二步,遇小巷再轉左彎進入崇安街,看到店內工作人員正在手工爐具上拿煎餅,心想可以讓女兒看一下製作過程了。 沒想到接棒新一代老闆娘說,他們要收爐休息了,我們正巧看到老闆娘在清理爐具的情形。 ▲古早味烤爐。 我一直認為,台南連得堂煎餅是不錯的好餅,而讓他成為宅配眾家必爭好餅的原因在於產量,連得堂堅持以手工製作,製餅方法是由日式手工煎餅衍變而來的台式煎餅。 台南連得堂,在麵糊調配的過程,為保持原味全程不加水,以麵粉、糖、牛奶、奶油、雞蛋等食材不滲水再拌成漿糊狀,配成花生、海苔、芝麻等口味,經過發酵後,放在160~170度可旋轉改變位置的圓盤狀烤爐上烘焙。最後,烤成金黃色的煎餅放在竹筒片上,自然形成弧形,手工的煎餅比一般煎餅更深的木茶色,因手工製作,每一片都色澤不同,帶著非常厚實硬脆的口感和香濃的蛋香。 除非你親自到店家去買,一個人直接限購2包(就原味、味噌),不然就要網路排很久,我帶二位女兒前來,我們買六包煎餅,因此我原味、味噌各三包。 將煎餅帶回家,沏上一壺好茶,連得堂的餅手工製作,每一片都色澤不同,咬一口,非常厚實硬脆煎餅,香濃的蛋香,撲鼻而來,沒有過多雜質,硬脆蛋香,單純的麵粉香味,再加上限量的產能,成就網路搶購的雋永感受。 註:原本我們家也很愛另一家網購名店黑師傅,自從黑師傅產能大開之後,購買方便,反而我們家反而不會特別想買,對我而言!限量是門好生意啊! 連得堂餅家 電話: 06-2258429、06-2258429、06-228676、06-2286761 店址:台南市北區崇安街54號 營業時間:AM 8:00 ~ PM 10:00 E-mail:eric0824@yahoo.com.tw


【府城食遊記總整理】【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台灣記憶】我的府城(舊台南市)食遊記總整理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