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當然免不了要祭祖,並閤家到老家附近的大廟去燒香祈福,求個好彩頭回家,到親威家拜年,行程才轉往鹿港小鎮走春。 ▲每天初一早上,到廟裡燒香祈福,求一對「好彩頭」,已經是我們家的習慣,女兒們也很習慣大年初一要由此開始。
【春節管制,無法直接進入中山路,要繞道進入】
車子由彰化市沿著彰鹿路一路過來,還沒進入鹿港鎮,在中正路和彰鹿路路口,所有的車輛都被交警所管制無法進入,車子被引導轉往中正路北上,看來燈會期間,所有的車輛也會被如此管制,還好40男算是認識路的人,我直走北上後,到民權路口左轉,才進入鹿港小鎮停車。
▲大年初一,我們按此路線行走。 有很多年沒有在過年時來鹿港走春,現在過來才發現春節時的鹿港小鎮,已變成一個熱鬧的觀光小鎮,接近中山路的街道,也都擺滿了攤位,每一家的生意都是熱鬧滾滾,我們家沿著上圖紅線散步,由中山路商圈 (也可以參考之前遊記,天后宮前商圈、美食小吃一覽)到泉州街,再回到中山路,由於上次才去過瑤林街和埔頭街古街屋(按可看之前遊記),所以這次也刻意不走這條老街,反正現今的鹿港上到處是攤位,不走老街也一樣熱鬧有趣。
行程由中山路開始,這裡昔日稱為五福大街,早年在「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船運鼎盛時期,碼頭區商家雲集,形成台灣第二大都市,市街由古市街(現今瑤林街和埔頭街一帶),再擴及至長興、泰興、和興、福興、順興五條街,因而稱為五福大街,在經過擴寬整修後,成為現今的中山路,也成為鹿港最主要的商店街,許多有名的小吃店家,如玉珍齋、 「鄭興珍」鳳眼糕、振味珍(阿振)肉包、老龍師肉包都有店面在此,而我們走到中山路上,美麗又工藝的龍燈,已裝飾在中山路上,熱鬧又有氣氛到也不錯。
▲中山路的路燈,都已經佈置好龍形花燈。
走在曾經繁華的古老商店家,中山路有一些店家店名和商品,都很有古意,像這一家叫「鎖麟囊」,雖然沒有走入店面,但我告訴女兒,鎖麟囊是古代出嫁女兒,娘家母親給出嫁女兒一只名喚「鎖麟囊」的錦袋,裡面放滿各式奇珍異品,讓出嫁女兒到夫家之後有錢可使用,較不易愛苦,這「鎖麟囊」的功用引喻,就是收藏最珍愛的寶物的物品,這樣的典故,不知女兒是否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