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店街前,我選擇往前河濱方向,走往記憶中的渡船頭(不是三年前來過,而是想找尋大學時的渡船頭,我們走行的方向就是地圖上的紅線),從前停泊在渡船頭的漁船,數目比記憶中來得少很多。 山形像是一座仰臥觀音的「觀音山」,靜謐在此看過淡水流逝的年華 對我這個年代的人,靜謐觀音山下聽任河水拍打船身的藍色漁船,寂靜水岸,才是我的淡水印象。只是這一切,隨著時代變遷和捷運交通改變,逐漸的走歷史。 走在清淨的河岸旁,清晨的幸山宮正清靜對著寬廣的河面,這廟宇是小琉球幸山寺分靈而來,很獨特的歷史,也有其特色,網友可以參考下面網址: 十三太保的由來(2)~幸山寺十三太保陣 http://mygod0328.pixnet.net/blog/post/27354382
河岸旁是懂得休閒生活玩家,正在「淡水金色水岸」閒遊騎車。 所謂的「金色水岸」指的是沿著淡水河右岸所闢建的景觀路線,由新北市(台北縣)和台北市分界點的關渡大橋為起點,終點在淡水河口的漁人碼頭,全長約十公里。 而取名「金色水岸」由於淡水具有陽光和大河交映的美麗景緻。朝陽初起時,空氣中還略帶晨氳水氣,水岸在陽光初灑的粼粼金光中甦醒過來,夕陽西下,金黃色的太陽正沒入海平面,雲霞滿天,染紅天際,廣闊的河面,柔風一陣陣的吹來,炫麗風情,旑旎浪漫。 我總是喜歡用這樣的角度,來觀看台灣各地綻藍天空,這一向是我Eye Tainwan的心情。 由環河道路的小巷轉往北上,在中正路、三民路和馬偕路口上,有著記念馬偕醫生銅像,每次來淡水,我總是免不了來看看馬偕醫生,似乎在這銅像,我可以看著百年來淡水在熱愛鄉土人士的努力下,淡水正逐漸的改變: 跟著馬偕路走就是馬偕醫館和淡水禮堂。 馬偕醫師抵達淡水後,即開始在淡水行醫救人。1879年,馬偕為了拓展醫療工作,決定改建此醫館,建築本體由馬偕醫師親自設計,聘請淡水最有名的泥水匠洪泉師施工,在設計上以閩南式與西式建築混合型式,9月14日完工落成啟用,但尚未有正式命名。 1879年馬偕醫師返回加拿大述職,並到美國演講,一位同姓馬偕的美籍婦人,為了記念亡夫馬偕船長,捐助三千美元給馬偕醫師,於是這筆經費便用在新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 更詳細的資料,網友可以參考: http://www.au.edu.tw/life/tamsui/t5.html 而百年後,台北縣政府於1998/08/29將「滬尾偕醫館」公告為縣定古蹟    目前醫館裡還保有洗濯台、早年病床和馬偕醫醫師所使用相關工具等珍貴文物。但40男這次前來,醫館正關閉,但我只是隨綠的走走看看,而醫館旁於1932年重建的淡水禮堂(初建於1891年,白色牆壁),這以紅磚砌建仿哥德式教堂,由於建築本體的古典雅緻,非常吸引我的目光,從前我騎車由淡水呼嘯而過,飛馳前往淡海時,總會看到路旁有一座很漂亮的禮堂,只是雖然只是短短十公尺的距離,我總是沒有前來欣賞這建築之美,直到數十年來人已中年,才前來拜訪。 做完禮拜的人潮正慢慢的走出來,我和女兒在中庭的座椅上閒坐,靜靜的享受這恬淡的早晨。 望了四週的建築景緻,我還是喜歡高塔入雲的感受,彷彿所有的想法都翳入天聽。 女兒肚子餓了,我們到走回淡水老街和商店街,今天早上我們要用雙腳和味蕾來品味,我當年的淡水老街印象:「阿給,鐵蛋、魚酥和米血糕。」順便和住淡水的好友啟順約在老街上相會。 啟順這個不是人的中年男子,現在正進行他每天的健身運動,由淡水騎車到三芝游海1.5小時,再騎車上陽明山,然後騎車回淡水住處,目前正在陽明山上,大約我們吃完阿給就會來此相會了。 轉往淡水老街(中山路)和商店街上吃小吃,淡水老街上,人潮洶湧,我已經看不出有何老街的特徵,只有賣的東西是傳傳統的古早味。 ▲相差1個小時,老街上和商店街人潮相差甚多,淡水彷彿從沈睡中突然甦醒過來。
【旅遊資訊】 最佳移動方式: 步行:捷運淡水站--->渡船頭(金色水岸)--->馬偕街 (約20分鐘)--->中正路(老街)-->商店街。 滬尾偕醫館:馬偕街6號。 淡水禮堂:馬偕街8號。 【40淡水相關食記遊記】 序:300年來大河戀-我的淡水(滬尾)記行 1、新北市晨遊金色水岸、淡水鎮老街、商店街、渡船頭、馬偕醫館、淡水禮堂。 2、我的淡水老街印象(一)阿給、超高巨無霸霜淇淋、「屎礐渡頭」 3、我的淡水老街印象(二)阿婆鐵蛋、許義魚酥和米血糕。 4、淡水邊的Men's talk(一)新北市淡水真理街老牌阿給。 5、淡水邊的Men'S talk(二)新北市淡水美食小吃-半坪屋糯米腸、老街咖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