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年內灣線鐵路通車的年代,林場主人楊盛泉先生,為了從事山林粗重工作勞工的需要,才在民國四十年於內灣建造了聞名遐邇的內灣戲院。 而今經過了五十多年的風雨年華之後,再營造有成的觀光老街上,內灣線鐵主打懷舊風的客家人文菜館,成立老街上最著名的餐廳。 由於要到尖石鄉的司馬庫斯,我們必需由竹林走竹122縣道,經內灣老街,到尖石鄉,所以我們一行人就相約在週六中午的老街上內灣戲碰面,順到吃中餐。 在街頭前停好車進來,就看到這一家豆花店,原本想利用司馬庫斯回來時吃看看,但就是沒開,也只好作罷。 踏著劉興欽的畫作,我們在老街上漫遊,一行人在內灣戲院上碰面。 由於有四戶人家一同出門,人數眾多,我們決定在內灣戲院內用餐,順便看看這懷舊餐廳這建置。 這些年來有出現很多懷舊餐廳,40男也到過很多家,雖然內灣戲院是其中的佼佼者,但40男總感覺,這些懷舊餐廳在裝潢和佈置上都太過於雷同,反而讓我看了愈多,愈沒有感覺,而現在戲院裡擺上餐桌子,放映著懷舊電影,邊吃飯邊看電影是特色麼?說實話,我真的從來沒有看過電影,反道是可以來看看菜單。 由於人數眾多,我們點了( 每桌十人份 )要價2200的合菜,再加點幾盤菜。 菜色有 1、客家土雞肉 2、薑絲大腸 3、客家小炒 4、桔醬鮮蝦 5、阿嬤ㄟ孝順菜 6、菜尾(十全十美)8、在地桂竹筍 9、梅干扣肉 10、沙拉過貓 11、野薑花貢丸湯 12、客家麻糬 13、寶島水果 由於菜色眾多,我們主要寫出我較愛的菜色。 或許平常粉粉的飼料雞吃多了,我很喜歡這一道黃皮的放山雞,雞皮薄而略帶彈性,下層油脂豐腴順口,(雖然不太能吃,我還是多吃了二三口,果然回來又胖了一公斤。)而肉質細嫩又帶紮實的彈性,讓我認為只能說一個字:讚! 薑絲大腸是我們很愛的一道客家菜,我們到過很多客家的地方,吃過很多的薑絲大腸,卻對這裡的薑絲大腸最有感覺,最主要就是不韌、不腥,帶著濃濃的酸,又不讓人反感的酸酸大腸,讓我們感受很好。 來內灣,我們特地點了一份野薑花烘蛋,嚐一嚐香香的野薑花,到真的很有內灣特色。 以魷魚、豆干、肉絲加上蔥而熱炒的客家小炒,乾乾的鹹香向來是40男的最愛。 再放上其他的菜色圖片。 最後要談的是客家的梅干扣肉,這裡的香氣和湯汁都做的不錯,肉片也豐美香滑,但對40男而言,由於彰化的爌肉吃多了,我很喜好"厚實"的扣肉,但還是放一塊在米飯上,想念吃爌肉飯的感覺,嗯!真是好吃。 一行人在對內灣戲院的客家菜評價都不錯,有跳脫傳統客家菜給我們的過油又重鹹的表現手法,可以再來仔細一嚐,但對於裡面的懷舊風格,走出戲院餐廳之後,我問了一行同行的友人,大家都笑了笑,沒有獨特的感覺,正如40男所想,雖然是懷舊,但每一家應該有主要的時代背景訴求,才能直接深入遊客和食客心中吧! 內灣戲院(客家人文菜館) 地址: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中正路 227號 網站:http://nwtr.ehsinchu.tw/ 【40男家族本次的行程】 1、追尋神木的故鄉(一)懷舊老街上的懷舊戲院-內灣戲院 2、追尋神木的故鄉(二)老街上的漫畫回憶-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 3、追尋神木的故鄉(三)秀巒野溪溫泉(軍艦岩、檢查哨下野溪溫泉) 4、追尋神木的故鄉(四)司馬庫斯的餐飲、環境和生態公園步道 5、追尋神木的故鄉(五)司馬庫斯巨木群步道 6、追尋神木的故鄉(六)新光部落森林教室-DIY的貴婦行程、鎮西堡教堂 7、追尋神木的故鄉(七)新光部落日日春民宿餐飲和水密桃 8、追尋神木的故鄉(八)十分鐘的休憩點-青蛙石風景區 9、追尋神木的故鄉(九)再訪內灣小吃-炸野薑花、客家麻糬、一鼎軒泡菜、黑糖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蕍 的頭像
    葉蕍

    葉蕍(葉渝、夜魚)EYE臺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