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南普陀寺前下車,對面就是號稱全中國前三大漂亮學校的廈門大學,有機會很想一遊,不過廈大因為遊客太多,現今有管制進校人數,導遊帶我們看排的長長的人龍說,看隊伍你就知道為什麼旅行團都不安排參觀廈大。 來到南普陀寺山門前,和一般山門(三門)不同,這裡中門也打開,小陳說道,因為南普陀寺遊客太多,所以廟方將三門全開,不過一般中門:空門;東:無相門;西:無作門,中門給有修行的人走的,我們為俗世中人,還是左進右出為好。 南普陀寺依五老峰,面臨碧澄海港,走入山門內,看到山徑綠樹掩映,人潮雖多,不掩其清幽。 ▲佛塔(浮屠)以網防鳥。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時改為無盡岩。爾後數毀復建,歷元朝時被毀,明初復建(更名普照寺),明末清初毀於戰亂,康熙年間施琅收復台灣後捐資重建,並增建大悲觀供奉觀音菩薩,因位於浙江普陀山之南,故更名為南普陀寺。 十年文革,寺廟遭劫,文革後陸續修復。現在寺院後方還在整修中,不過南普陀寺已不收門票,朋友說大陸古剎寺院很少有不收門票的。 ▲人人一柱香,誠心祈禱。 我們站在天王殿前,看遊客人人一柱香誠心祈禱。小陳說,這是廟方改革後的現象,據說三零年代曾因香火過旺而引發火災,2004年廟方對香火進行改革,寺方不再賣香,改為贈香,每人一支香供佛,代表獻上虔誠心意。也較為環保。 而且,南普陀寺曾一天內湧進十萬餘人信眾,每人一柱香,就有十萬餘香,果然什麼事在中國都會變成大事,很巨量啊! 天王殿對面是廈門大學圖書館,雖非陳嘉庚先生所建,但仍有嘉庚式建築「穿西裝,戴斗笠」以西式屋身、中式屋頂的建築特色。 走內天王殿內,左右供奉四大天王,佛像雕塑巨大威嚴,較具特色是四大天王都翹起一隻腳。 這來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傳說,據傳朱元璋當小和尚時在佛寺掃地,掃到佛像腳下時,嫌伸出的佛腳礙事,隨口説句:翹起腳,從此佛像就出現翹起腳。 ▲南普陀寺,懸掛彩色的佛教教旗。 佛教教旗由藍、黃、紅、白、橙五彩色條組成,五色條在旗桿一側,另一側橫向延伸。縱橫均為藍、黃、紅、白、橙五種顏色,象徵五乘佛法、五族共和....等無盡函義,不過看這裡的色旗似乎略有不同,對佛法瞭解不多,無法解釋。 不過較有趣的是,佛教旗是美國新聞記者亨利·斯太爾·奧爾科特在1880年設計的。距離佛教在西元前五世紀至六世紀間成立已經很久了。 在導遊小陳的帶領四下走走, ▲南普陀寺用的交跤陶,來自我們嘉義新港。 ▲在樹下聽解說,結果天降甘霖,原來是「蟬」解放....。 在廟內四處走走看看,建築主體都非常新穎,果然文化浩劫後,只能重建。南普陀寺依山傍水,記得網友說一定要往後山方向走走。 上山階梯旁,巨石嶙峋,老樹抱石,山勢不高,卻清雅怡人,不過遊客眾多,增添不少嘈雜之意,一旁有一許願池,原本有信眾投錢許願(在台灣常見),不過曾因信眾投硬幣許願過多,造成池水滿溢,後來改成投後方假山,結果假山後有民眾於石後拿布袋撿錢,中國大陸的問題,果真與眾不同。 ▲據說許願池曾因信眾投硬幣許願,讓池水滿溢出來。 穿過嶙峋巨石間,綠樹挾蔭,依山而建的山徑,相信無人時處處清幽,可惜,中國大陸真的人多,民眾的整體素質也待提昇,不過此行就我更想走走看看大陸的名山古剎之美。 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厦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電話:0592-2088554 網站:http://www.nanputuo.com/ 公交:搭到廈門大學的公交車即可,廈門大學位於南普陀寺旁。


【金廈五日行總整理】【兩岸戰地的直線距離】金門與廈門小三通總整理與計劃第一日:

台灣(松山、高雄)--> 金廈小三通第一站、馬家手工麵線 【來趣廈門】小三通到廈門臨海路 【來趣鼓浪嶼一】東渡碼頭到萬國建築博覽 【來趣鼓浪嶼二】龍頭路商業街張三瘋奶茶、阿呆少爺奶瓶、片皮鴨、巨無霸章魚腳 【來趣廈門二】住廈門威尼斯大酒店、湖里步行街 第二日: 【來趣廈門三】廈門博物館 【來趣廈門四】新穎的千年古寺南普陀寺 【來趣廈門五】福建看石頭-->惠和石文化園 【來趣廈門六】閒逛SM城市廣場與搭廈門公交系統 【來趣廈門七】逛廈門中山路步行街、大中沙茶麵 【來趣廈門八】豪香里脊肉、百草園 第三日,廈門回金門,金門段旅程 (以下食遊記持續整理中,請參考【兩岸戰地的直線距離】金門與廈門小三通總整理與計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蕍 的頭像
    葉蕍

    葉蕍(葉渝、夜魚)EYE臺灣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