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同事國良由臺灣博物館看完銅牛過來,目標其實是要到旁邊的小7寄宅配,所以也順道來參觀建築外觀。 勸業銀行位於襄陽路與懷寧街路口,走在騎樓,或許本業是銀行,所以在建築設計上,希望給人宏偉穩重的感受,騎樓以巨大的石柱,自然流露出「恆久、穩健」的金融機構感受。 我們站在騎樓下,遙想昔日建築銀行時,選用厚重的西洋樣式,但卻沒有從眾的設計成希臘或羅馬樣式,反而從中南美洲古馬雅方面尋求形式的泉源。 大樓正面立八根巨柱,在柱頭及山牆有獸面雕飾,厚重感中夾帶幾許神秘氣氛。我喜歡在這巨柱中散步,有走在異國古老文明的感受。 走入內部現今已經是「臺北市市定古蹟勸業銀行舊廈」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內部有土銀行史室即利用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北分行舊廈之金庫室修復改建而成。 走金庫的感覺真的不錯,但我們今日回程的時間快到了,我只能將「金庫空間體驗」(門票20元)和臺灣歷史博物館(門票20元),急公好義坊、二二八紀念碑下次一起走完(哈!又找到下次台北小散步的主題)。 再穿過臺灣歷史博物館,我們要走向撫台街去吃牛肉麵,先走過公園號酸梅湯,記得青少年學生時期,看過朱天心的「擊壤歌」,小說內容我已經完全遺忘,但還記得故事中提過北一女學生放學後,經常散步到「公園號酸梅湯」喝酸梅湯,年少時想著不是喝酸梅湯,而是藉口喝酸梅湯看是否能把個北一女的女學生啊!現今想來到也好笑,不過下次若帶老婆小朋友們過來,到要來喝杯酸梅湯。 沿著重慶南路-寶慶路-博愛路-衡陽路-延平南路而走,主要是想經過台灣銀行,1899年成立的「台灣銀行」(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最主要為日本政府治臺籌措資金,而建立的近代化金融機構。 由於銀行業務量遽增,再加上原建築受白蟻侵蝕,1938年重建的台灣銀行,為日本建築家西村好時設計,大倉組施工,於1939年完工。 正門一樓為花崗岩為台基,四轉角渾重臺柱、二樓仿希臘科林斯柱等正面裝飾,走到側門邊,以堅定方柱及花崗石牆體及列柱呈現金融機構應有的莊嚴、厚重與安定,這市定古蹟建物在穩重亦見而理性的莊嚴美感。 一旁就是總統府,在上次的【由殖民統治、威權走向民主之路】總統府、司法院、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外散步行程已經散步過。 走過衡陽路87號的合作金庫,這幢日治時代的「台北信用組合」,建於昭和2年(1927年)已被列為市定古蹟,今天只在外觀賞,走到延平南路吃一碗清真牛肉麵了。 勸業銀行舊廈 地址:臺北市襄陽路25號 臺灣銀行總行廳舍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0號。
【喜歡來台北城旅遊,歡迎參考】 【向前行-我的台北打拼夢】台北市食遊記總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