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03 Sat 2011 00:00
2011夏季一日小旅行
- Sep 03 Sat 2011 00:00
阿里山森吸呼-大凍山踏青、樂野神禾景觀餐廳民宿

大凍山(詳細走法,請參考頂湖森林公園直上大凍山遊記),是我們家常來爬山又熟悉的杉林步道,由於風光沒有改變,本來格子是不會再寫遊記,但這一次上來,看到管理單位又將頂湖森林公園的步道規劃的更完善,有一些之前沒有做的路段都開出步道來,所以,放一些新照片和網友分享。
▲為了方便遊客觀看巨木而做的叉路觀景台,只是大凍山這樣巨木真的很多。
炎熱的夏日裡,在清涼的杉林步道裡漫步,一吸一吐之間,盡是充滿清新的山靈之氣。而且我逐漸學會,不要問到山林間走走可以得到什麼,讓身心學會放空,山林自然會告訴你,他可以給你什麼? ,
來到大凍山頂,當然要拍記念照,也除了記念照,請不要留下什麼?
登頂總是要在山頂觀景亭吃點心休息一下,我們揹了一顆黃色小玉上來,也很仔細的打包,將食用後的小玉外皮帶到山下,雖然有些人會說,這是可以腐敗的自然食品,放在山上就好,但高山不易腐化,食材還是帶下山處置較好。
要離去前看到數隻藪鳥,在我們之間不斷飛舞,真是此行驚喜。
【庭園雅緻,食材在地健康的神禾景觀餐廳民宿】
下山,由阿里公路往下走,約略2 公里左右,就到了神禾景觀餐廳民宿。 在神禾停車場停車時,店家養的小狗很討喜的撲向來人打招呼。
進入園,先參觀餐廳外部庭園規劃,綠意又淡雅的庭園景致,看得出主人的素雅不凡。
走入餐廳內,每一個小角度都經過精心設計與擺設,大面窗的設計,引進室外淳熙溫和的陽光,但戶外呼吸阿里山的森林綠意,更吸引我們,所以我們決定在外面的座位用餐。
店員拿來菜單,神禾的餐飲主打吃出在地的健康味,以自然又健康的在地食材,讓遊客吃出自然鮮味。
老婆大人點的神禾苦瓜雞,這種類紅燒的做法,最好吃的在於雞肉鮮嫩又夠味彈牙,老婆才吃了第一塊立刻讚到好吃,就夾了一塊過來,40男品嚐,也不禁讚嘆其好,而盤中配菜,吃得出新鮮蔬菜(高麗菜)的清脆,豆干小炒也炒的佳,雖然花了300大洋,到也覺得值得。
我和仲宣女兒相同,都是點刺五加補氣藥膳鍋,唯一不同在於雞肉和豬肉的分別。刺五加是溫補中藥配方,這溫底喝起來感覺就很溫潤,有細火慢燉出來的感覺,雞肉吃得是放山土雞的鮮嫩帶勁,搭配在地食材,整體的感覺真的不錯。
而仲宣所點的素食的茶葉養生鍋,據他說道淡雅中帶著餘韻,感覺很像上次到東山大鋤花間用餐的感覺。(PS:後來好友們回家大力推薦樂野行程,於是中秋節他們請40男當導遊,要帶他小姨子一家人再來。)
走到觀景台可以遠眺寧靜遼闊的樂野,樂野(鄒族語Lalauya),其意是指「美麗的楓香林地」。「楓」在鄒族中有與環境共生、不畏艱難的精神。我站在觀景台靜靜的遠眺,品味層次分明,高壯遠大的高山縱谷。
▲在神禾觀景台,遠眺的樂野景色。
▲店家提供的DM一角。
悠閒快樂的用餐閒聊之後,我們再繞著房子四週走走。
廁所的佈置,看得出店家的用心,而商品的擺設,也是精心的規劃。
我們要離開這裡,到樂野裡去品味樂野咖啡王子的鄒族咖啡了。
- Sep 03 Sat 2011 00:00
2011夏季一日小旅行
- Sep 03 Sat 2011 00:00
阿里山森吸呼-大凍山踏青、樂野神禾景觀餐廳民宿

大凍山(詳細走法,請參考頂湖森林公園直上大凍山遊記),是我們家常來爬山又熟悉的杉林步道,由於風光沒有改變,本來格子是不會再寫遊記,但這一次上來,看到管理單位又將頂湖森林公園的步道規劃的更完善,有一些之前沒有做的路段都開出步道來,所以,放一些新照片和網友分享。
▲為了方便遊客觀看巨木而做的叉路觀景台,只是大凍山這樣巨木真的很多。
炎熱的夏日裡,在清涼的杉林步道裡漫步,一吸一吐之間,盡是充滿清新的山靈之氣。而且我逐漸學會,不要問到山林間走走可以得到什麼,讓身心學會放空,山林自然會告訴你,他可以給你什麼? ,
來到大凍山頂,當然要拍記念照,也除了記念照,請不要留下什麼?
登頂總是要在山頂觀景亭吃點心休息一下,我們揹了一顆黃色小玉上來,也很仔細的打包,將食用後的小玉外皮帶到山下,雖然有些人會說,這是可以腐敗的自然食品,放在山上就好,但高山不易腐化,食材還是帶下山處置較好。
要離去前看到數隻藪鳥,在我們之間不斷飛舞,真是此行驚喜。
【庭園雅緻,食材在地健康的神禾景觀餐廳民宿】
下山,由阿里公路往下走,約略2 公里左右,就到了神禾景觀餐廳民宿。 在神禾停車場停車時,店家養的小狗很討喜的撲向來人打招呼。
進入園,先參觀餐廳外部庭園規劃,綠意又淡雅的庭園景致,看得出主人的素雅不凡。
走入餐廳內,每一個小角度都經過精心設計與擺設,大面窗的設計,引進室外淳熙溫和的陽光,但戶外呼吸阿里山的森林綠意,更吸引我們,所以我們決定在外面的座位用餐。
店員拿來菜單,神禾的餐飲主打吃出在地的健康味,以自然又健康的在地食材,讓遊客吃出自然鮮味。
老婆大人點的神禾苦瓜雞,這種類紅燒的做法,最好吃的在於雞肉鮮嫩又夠味彈牙,老婆才吃了第一塊立刻讚到好吃,就夾了一塊過來,40男品嚐,也不禁讚嘆其好,而盤中配菜,吃得出新鮮蔬菜(高麗菜)的清脆,豆干小炒也炒的佳,雖然花了300大洋,到也覺得值得。
我和仲宣女兒相同,都是點刺五加補氣藥膳鍋,唯一不同在於雞肉和豬肉的分別。刺五加是溫補中藥配方,這溫底喝起來感覺就很溫潤,有細火慢燉出來的感覺,雞肉吃得是放山土雞的鮮嫩帶勁,搭配在地食材,整體的感覺真的不錯。
而仲宣所點的素食的茶葉養生鍋,據他說道淡雅中帶著餘韻,感覺很像上次到東山大鋤花間用餐的感覺。(PS:後來好友們回家大力推薦樂野行程,於是中秋節他們請40男當導遊,要帶他小姨子一家人再來。)
走到觀景台可以遠眺寧靜遼闊的樂野,樂野(鄒族語Lalauya),其意是指「美麗的楓香林地」。「楓」在鄒族中有與環境共生、不畏艱難的精神。我站在觀景台靜靜的遠眺,品味層次分明,高壯遠大的高山縱谷。
▲在神禾觀景台,遠眺的樂野景色。
▲店家提供的DM一角。
悠閒快樂的用餐閒聊之後,我們再繞著房子四週走走。
廁所的佈置,看得出店家的用心,而商品的擺設,也是精心的規劃。
我們要離開這裡,到樂野裡去品味樂野咖啡王子的鄒族咖啡了。
- Sep 02 Fri 2011 00:00
新竹縣上帝的部落 神木故鄉 司馬庫斯【本文發表於-大紀元時報 2011/08/12 B3版

雖然今日山中的聯外道路早已開通完善,由新竹內灣出發,還要經過3小時蜿蜒山路,才能抵達尖石後山司馬庫斯部落。早年的巨木群發現,帶動之後山觀光產業,讓部落中的民宿餐廳為經營觀光,各自牟利,相互惡性競爭不斷。 後來部落頭目、長老們經過長達10年的聚會討論,決議回到原住民傳統共存、共榮、共享的社會價值觀,以部落共同開發的方式來經營司馬庫斯,建立傳統泰雅文化的部落,維護土地與天然環境,永續司馬庫斯成為美麗淨土。
夏日前來,午後陣雨讓山中部落洗淨一身塵垢,靜靜躺在山林的綠色懷抱裡,遠山層次分明,吞吐雲霧氤氳,滌慮塵世喧囂。近處部落裡,傳統泰雅木雕,簡潔部落木屋,襯托出部落文化的優雅不凡,端杯茶與咖啡,在部落涼亭歇腳,恬靜的眺望含翠遠山,慵懶的磨掉一下午時光,也是愜意的部落漫遊。 要是不想無所事事的悠遊,不妨走訪部落規劃的步道,保留原始自然,沒有過多開發的山徑,滿布綠樹落葉,踏著沙沙作響的落葉小徑,微風穿過綠林間襲來,輕鬆行腳,體驗部落靜寂美景。
【神木故鄉 巨木群步道】 巨木群步道是司馬庫斯最著名的景點,也是遊客來此必訪行程。因為午後山區容易下雨,一般建議早餐後由部落出發,在青山、白雲、綠蔭一路伴行下,穿林過橋的走入山中,在鬱鬱蒼蒼的濃蔭大樹和悠然靜謐的竹林,看著光影在林間無盡變化,在林蔭疏漏處,眺望碧山藍天。走過5公里山路,來到巨木環翠的森林幽谷中,潺潺流水在跌宕溪石間蜿蜒穿流,涼風夾帶溼潤水氣吹來襲人清涼,清新木橋橫跨溪流,更顯巨木群溪谷的幽深迷離。
巨木群由1號編至9號,每一株都是千百年前發芽再成長至今的美麗傳奇。最具代表性的7號是「大老爺神木」,不曾親眼目睹,簡直無法想像,一株神木能如此壯麗。宛如「人形」外貌的大老爺神木,像一位壯健青年舉臂高伸,直上天際,在天地間述說巨木茁壯又極美的存在,極端的震撼遊客心靈。 尋訪山中的司馬庫斯部落,讓人在深邃山林中,找到許多問題解答。便利的交通並不是吸引遊客前來的方式,深度的文化,自然原始美景,部落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才是遊客不斷前來的主因。共存共榮的部落文化和山中的神木傳奇,永續司馬庫斯成為上帝的部落、神木的故鄉。
前進司馬庫斯: 從新竹縣尖石鄉出發至司馬庫斯,路程約 60 公里,需花費 2.5 ~ 3 小時時間可抵達。 ★自行開車: 沿國道三號開往新竹縣,於竹林交流道(往竹東、芎林方向)下高速公路,再走 120縣道接台三線,接著往橫山、內灣、尖石轉竹60縣道上山,至秀巒檢查哨現場辦理入山證,沿泰岡部落前的叉路向左行駛即可抵達。
- Sep 02 Fri 2011 00:00
新竹縣上帝的部落 神木故鄉 司馬庫斯【本文發表於-大紀元時報 2011/08/12 B3版

雖然今日山中的聯外道路早已開通完善,由新竹內灣出發,還要經過3小時蜿蜒山路,才能抵達尖石後山司馬庫斯部落。早年的巨木群發現,帶動之後山觀光產業,讓部落中的民宿餐廳為經營觀光,各自牟利,相互惡性競爭不斷。 後來部落頭目、長老們經過長達10年的聚會討論,決議回到原住民傳統共存、共榮、共享的社會價值觀,以部落共同開發的方式來經營司馬庫斯,建立傳統泰雅文化的部落,維護土地與天然環境,永續司馬庫斯成為美麗淨土。
夏日前來,午後陣雨讓山中部落洗淨一身塵垢,靜靜躺在山林的綠色懷抱裡,遠山層次分明,吞吐雲霧氤氳,滌慮塵世喧囂。近處部落裡,傳統泰雅木雕,簡潔部落木屋,襯托出部落文化的優雅不凡,端杯茶與咖啡,在部落涼亭歇腳,恬靜的眺望含翠遠山,慵懶的磨掉一下午時光,也是愜意的部落漫遊。 要是不想無所事事的悠遊,不妨走訪部落規劃的步道,保留原始自然,沒有過多開發的山徑,滿布綠樹落葉,踏著沙沙作響的落葉小徑,微風穿過綠林間襲來,輕鬆行腳,體驗部落靜寂美景。
【神木故鄉 巨木群步道】 巨木群步道是司馬庫斯最著名的景點,也是遊客來此必訪行程。因為午後山區容易下雨,一般建議早餐後由部落出發,在青山、白雲、綠蔭一路伴行下,穿林過橋的走入山中,在鬱鬱蒼蒼的濃蔭大樹和悠然靜謐的竹林,看著光影在林間無盡變化,在林蔭疏漏處,眺望碧山藍天。走過5公里山路,來到巨木環翠的森林幽谷中,潺潺流水在跌宕溪石間蜿蜒穿流,涼風夾帶溼潤水氣吹來襲人清涼,清新木橋橫跨溪流,更顯巨木群溪谷的幽深迷離。
巨木群由1號編至9號,每一株都是千百年前發芽再成長至今的美麗傳奇。最具代表性的7號是「大老爺神木」,不曾親眼目睹,簡直無法想像,一株神木能如此壯麗。宛如「人形」外貌的大老爺神木,像一位壯健青年舉臂高伸,直上天際,在天地間述說巨木茁壯又極美的存在,極端的震撼遊客心靈。 尋訪山中的司馬庫斯部落,讓人在深邃山林中,找到許多問題解答。便利的交通並不是吸引遊客前來的方式,深度的文化,自然原始美景,部落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才是遊客不斷前來的主因。共存共榮的部落文化和山中的神木傳奇,永續司馬庫斯成為上帝的部落、神木的故鄉。
前進司馬庫斯: 從新竹縣尖石鄉出發至司馬庫斯,路程約 60 公里,需花費 2.5 ~ 3 小時時間可抵達。 ★自行開車: 沿國道三號開往新竹縣,於竹林交流道(往竹東、芎林方向)下高速公路,再走 120縣道接台三線,接著往橫山、內灣、尖石轉竹60縣道上山,至秀巒檢查哨現場辦理入山證,沿泰岡部落前的叉路向左行駛即可抵達。
- Sep 02 Fri 2011 00:00
新竹縣上帝的部落 神木故鄉 司馬庫斯【本文發表於-大紀元時報 2011/08/12 B3版

雖然今日山中的聯外道路早已開通完善,由新竹內灣出發,還要經過3小時蜿蜒山路,才能抵達尖石後山司馬庫斯部落。早年的巨木群發現,帶動之後山觀光產業,讓部落中的民宿餐廳為經營觀光,各自牟利,相互惡性競爭不斷。 後來部落頭目、長老們經過長達10年的聚會討論,決議回到原住民傳統共存、共榮、共享的社會價值觀,以部落共同開發的方式來經營司馬庫斯,建立傳統泰雅文化的部落,維護土地與天然環境,永續司馬庫斯成為美麗淨土。
夏日前來,午後陣雨讓山中部落洗淨一身塵垢,靜靜躺在山林的綠色懷抱裡,遠山層次分明,吞吐雲霧氤氳,滌慮塵世喧囂。近處部落裡,傳統泰雅木雕,簡潔部落木屋,襯托出部落文化的優雅不凡,端杯茶與咖啡,在部落涼亭歇腳,恬靜的眺望含翠遠山,慵懶的磨掉一下午時光,也是愜意的部落漫遊。 要是不想無所事事的悠遊,不妨走訪部落規劃的步道,保留原始自然,沒有過多開發的山徑,滿布綠樹落葉,踏著沙沙作響的落葉小徑,微風穿過綠林間襲來,輕鬆行腳,體驗部落靜寂美景。
【神木故鄉 巨木群步道】 巨木群步道是司馬庫斯最著名的景點,也是遊客來此必訪行程。因為午後山區容易下雨,一般建議早餐後由部落出發,在青山、白雲、綠蔭一路伴行下,穿林過橋的走入山中,在鬱鬱蒼蒼的濃蔭大樹和悠然靜謐的竹林,看著光影在林間無盡變化,在林蔭疏漏處,眺望碧山藍天。走過5公里山路,來到巨木環翠的森林幽谷中,潺潺流水在跌宕溪石間蜿蜒穿流,涼風夾帶溼潤水氣吹來襲人清涼,清新木橋橫跨溪流,更顯巨木群溪谷的幽深迷離。
巨木群由1號編至9號,每一株都是千百年前發芽再成長至今的美麗傳奇。最具代表性的7號是「大老爺神木」,不曾親眼目睹,簡直無法想像,一株神木能如此壯麗。宛如「人形」外貌的大老爺神木,像一位壯健青年舉臂高伸,直上天際,在天地間述說巨木茁壯又極美的存在,極端的震撼遊客心靈。 尋訪山中的司馬庫斯部落,讓人在深邃山林中,找到許多問題解答。便利的交通並不是吸引遊客前來的方式,深度的文化,自然原始美景,部落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才是遊客不斷前來的主因。共存共榮的部落文化和山中的神木傳奇,永續司馬庫斯成為上帝的部落、神木的故鄉。
前進司馬庫斯: 從新竹縣尖石鄉出發至司馬庫斯,路程約 60 公里,需花費 2.5 ~ 3 小時時間可抵達。 ★自行開車: 沿國道三號開往新竹縣,於竹林交流道(往竹東、芎林方向)下高速公路,再走 120縣道接台三線,接著往橫山、內灣、尖石轉竹60縣道上山,至秀巒檢查哨現場辦理入山證,沿泰岡部落前的叉路向左行駛即可抵達。
- Aug 31 Wed 2011 00:00
【二十年後重逢的北斗小吃】-范式兄弟之「北斗肉圓生」肉圓

記得范式兄弟「肉圓生」肉圓已經分成北斗肉圓生和范氏肉圓生,由於二家店都在北斗鎮中華路,40男已經忘了同學兼學長是那一家,車子由省道台1線轉到北斗肉圓生店面,剛好路旁有車位,於是停好車,就入內到北斗肉圓生點餐。 相較於彰化肉圓的圓盤(或飛碟)型,北斗肉圓有手工「三掐痕」(我們都說那是三角形肉圓),而且要價便宜,每顆15大洋小巧精緻,於是我們家點了三份肉圓,老婆和女兒點二份四神湯,40男點了一份豆腐湯,單車女孩芷綾點米糕和四神湯。 先來看看北斗肉圓。
這裡的肉圓皮Q而薄,口感上咬勁,炸的保持Q度不過韌,角落沒有炸過頭的硬點,而內餡以竹筍切丁混合與胛心絞成肉團而成,由於竹筒清脆加上肉餡帶著Q勁,淋上店家調製的米醬,口感上就是40男較愛的彰化式作法,沒回到彰化老家吃肉圓,來一個北斗肉圓也不錯啊!
吃慣了嘉義的四神湯,對北港的做法,光湯色就不習慣,雖然口感上湯底蠻濃的,看看照片也算有料,但喝起來有點像下水湯底的做法,我們家都較不習慣。
我點的豆腐湯,其實我一直認為,在彰化吃肉圓是不需要點湯的,而是要喝店家所提供的大骨清湯(好店還有放一點清爽的竹筍),竹筍大骨清湯,清爽甘醇又解膩,正適合來搭配肉圓,但現今的店家好像為了賣湯品,所以在竹筍大骨清湯上有的沒有了,有的擺的位置讓少來的客人找不到,所以就.....。 而為了個人的觀感,我點豆腐湯,沒想到我們家的人,反而都較愛這一碗較清甘湯底的豆腐湯,很少吃到這樣的古早味豆腐湯。(回到嘉義後,和同為彰化人的學長550談起肉圓,他立刻說道最愛的就是肉圓生的豆腐湯。)
在嘉義吃慣了嘉義魯肉飯式的米糕,對較像油飯的式的米糕,我們家也較不愛,女兒說道:「爸爸!還是我們嘉義的延平街米糕。」 我笑道:「不同的做法,口感不同,到各地找小吃,就是嚐試不同的口感,而知道自已喜歡什麼就好了。」
北斗肉圓生 電話:048-871349 傳真號碼:048-872349 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華路192號 營業時間:am08:00- pm 22:00。 網站:http://048871349.tw.tranews.com/
【葉蕍家族本次實際的食遊記】 1、【台中市的獨特牛肉湯】國美館夏卡爾展、甲級牛肉麵 2、【壁立千仞、夕照水岸的小赤壁】新北市碧潭風景區 3、喧囂的歡樂-板橋市美食小吃-臨洋港海鮮熱炒 4、人潮擁擠的西式早餐-板橋區美食小吃-六桂园 5、回憶純真的童年-435藝文特區之台灣玩具博物館 6、生意好到上新聞的小吃店-板橋美食小吃油庫口蚵仔麵線 7、盛暑的好去處-八里左岸十三行博物館 8、【一碗麵餵飽五家人】台北市北投區張吳記什錦麵 9、【見證台日友誼的百年古宅】一滴水記念 10、渡船頭到老街的散步(上)是誠陶笛、波羅旺波蘿、再訪冰淇淋、半坪屋糯米腸 11、渡船頭到老街的散步(下)炭錢胡椒餅、紅旗麵包「阿法特」 12、初探田尾公路花園 13、【二十年後重逢的北斗小吃】-范式兄弟之「北斗肉圓生」肉圓
- Aug 31 Wed 2011 00:00
【二十年後重逢的北斗小吃】-范式兄弟之「北斗肉圓生」肉圓

記得范式兄弟「肉圓生」肉圓已經分成北斗肉圓生和范氏肉圓生,由於二家店都在北斗鎮中華路,40男已經忘了同學兼學長是那一家,車子由省道台1線轉到北斗肉圓生店面,剛好路旁有車位,於是停好車,就入內到北斗肉圓生點餐。 相較於彰化肉圓的圓盤(或飛碟)型,北斗肉圓有手工「三掐痕」(我們都說那是三角形肉圓),而且要價便宜,每顆15大洋小巧精緻,於是我們家點了三份肉圓,老婆和女兒點二份四神湯,40男點了一份豆腐湯,單車女孩芷綾點米糕和四神湯。 先來看看北斗肉圓。
這裡的肉圓皮Q而薄,口感上咬勁,炸的保持Q度不過韌,角落沒有炸過頭的硬點,而內餡以竹筍切丁混合與胛心絞成肉團而成,由於竹筒清脆加上肉餡帶著Q勁,淋上店家調製的米醬,口感上就是40男較愛的彰化式作法,沒回到彰化老家吃肉圓,來一個北斗肉圓也不錯啊!
吃慣了嘉義的四神湯,對北港的做法,光湯色就不習慣,雖然口感上湯底蠻濃的,看看照片也算有料,但喝起來有點像下水湯底的做法,我們家都較不習慣。
我點的豆腐湯,其實我一直認為,在彰化吃肉圓是不需要點湯的,而是要喝店家所提供的大骨清湯(好店還有放一點清爽的竹筍),竹筍大骨清湯,清爽甘醇又解膩,正適合來搭配肉圓,但現今的店家好像為了賣湯品,所以在竹筍大骨清湯上有的沒有了,有的擺的位置讓少來的客人找不到,所以就.....。 而為了個人的觀感,我點豆腐湯,沒想到我們家的人,反而都較愛這一碗較清甘湯底的豆腐湯,很少吃到這樣的古早味豆腐湯。(回到嘉義後,和同為彰化人的學長550談起肉圓,他立刻說道最愛的就是肉圓生的豆腐湯。)
在嘉義吃慣了嘉義魯肉飯式的米糕,對較像油飯的式的米糕,我們家也較不愛,女兒說道:「爸爸!還是我們嘉義的延平街米糕。」 我笑道:「不同的做法,口感不同,到各地找小吃,就是嚐試不同的口感,而知道自已喜歡什麼就好了。」
北斗肉圓生 電話:048-871349 傳真號碼:048-872349 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華路192號 營業時間:am08:00- pm 22:00。 網站:http://048871349.tw.tranews.com/
【葉蕍家族本次實際的食遊記】 1、【台中市的獨特牛肉湯】國美館夏卡爾展、甲級牛肉麵 2、【壁立千仞、夕照水岸的小赤壁】新北市碧潭風景區 3、喧囂的歡樂-板橋市美食小吃-臨洋港海鮮熱炒 4、人潮擁擠的西式早餐-板橋區美食小吃-六桂园 5、回憶純真的童年-435藝文特區之台灣玩具博物館 6、生意好到上新聞的小吃店-板橋美食小吃油庫口蚵仔麵線 7、盛暑的好去處-八里左岸十三行博物館 8、【一碗麵餵飽五家人】台北市北投區張吳記什錦麵 9、【見證台日友誼的百年古宅】一滴水記念 10、渡船頭到老街的散步(上)是誠陶笛、波羅旺波蘿、再訪冰淇淋、半坪屋糯米腸 11、渡船頭到老街的散步(下)炭錢胡椒餅、紅旗麵包「阿法特」 12、初探田尾公路花園 13、【二十年後重逢的北斗小吃】-范式兄弟之「北斗肉圓生」肉圓
- Aug 30 Tue 2011 00:00
初探田尾公路花園

第一次來,決定只用雙腳走走熟悉環境,下次來要帶腳踏車過來。 公路花園就位於田尾鄉園藝特定區內,目前是全台灣最大的花卉樹木盆栽集散區。根據Google資料,特定區內全長4.7公里,寬9公尺,區內面積341公頃,私有花園近250家。 以下官網有地圖可以參考 http://tenwei.emmm.tw/map_d.php?id=113 沿著道路指標走,剛好可以繞一圈回來,而我們決定在「公路花園廣場」附近的店家看看,果然每一家都有其特定的訴求對象,而且花藝品眾多。
看了一陣,老婆決定要回到「公路花園廣場」旁的園藝資材行買花繪的裝飾品。先在此拍下美美的記念照,然後進入園藝資材行。
而我則帶著小女兒到處閒逛,園藝資材行斜對面是當地有名景色宜人的公園,「怡心園」。這公園內有變化的噴水池及大型水舞噴泉。
再往南入口走,園區部份自行車道維修中,但騎在道路上也很方便,這裡是星光自行車道起點,沿著地上虛線走,車道二旁大多是種植花或盆栽。但今天純粹看看。
租這一台車,不計時間可停車一台250大洋,車子後方有鐵架方便你放買來的花或盆栽。
回到園藝資材行,陪老婆大女兒挑選要帶回家的花藝品。
【旅遊資訊】
初探田尾的感受,開車由南、北入口進來,若想逛完全區,找到租車廠商停好車,租一台不計時250大洋的單車,可以一家人悠閒逛田尾公路花園,最佳時間約略是夕陽下山前二個小時最佳,缺點是小蚊蟲較多。 公路花園有南、北入口: 分別為台一線(中山路)交會的民生路一段或是民族路一段進入,遊客中心及停車場設於南入口(民族路一段)。 我的單車歸鄉路(三)再訪田尾公路花園【2012/08/2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