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這種幻燈片的型式,來代表回憶。 上大學時的40男,是個標準的旅遊強迫症得主,沒有人一同出門時,我也是常常騎著我的金勇125到處遊山玩水,常常心一動,就到東北角宜蘭騎車,一天騎個2 百公里只為了看海,然後到廟口吃碗鼎邊趖,嚐個冰,再騎車回宿舍。
而廟口的鼎邊趖,記得我都是吃廟口旁的刑家鼎邊趖,於是帶著女兒,我們家就往這一家來了,然後就是二碗鼎邊趖父女三個人共吃。
所謂的趖:就是慢的意思,指的是將液態的漿物做爬滾的動作,所以這道「鼎邊趖」的做法,就是在鼎中燒滿熱水,將在萊米做的米漿沿著鼎邊爬滾一圈,米漿一面往下趖(流),因遇熱水凝固,一面烤一面蒸,製成的食材再煎成片狀,就相似廣東河粉及客家板條。
這碗「鼎邊趖」的內容除了河粉狀的鼎邊趖之外,還有蝦仁羹、肉羹、魷魚、小魚干、蝦、香菇、金針、竹筍、筍絲、蒜頭酥、芹菜(很有芹菜的清香,由於正值十大夜市的甄選,所以店家有資訊給食客參考)。先嚐一片雪白的鼎邊趖,刑家的鼎邊趖質感Q又彈,又有薄如春卷皮,搭配熬煮好的湯頭,清淡香氣中,有一種大骨和海鮮的清甜,而豐富的配料,更讓這碗鼎邊趖有了不同的口感變化。
而由於中午吃的感覺不錯,下午我帶著女兒到基隆玩回來,晚餐女兒又來吃上一碗,這一次加了一碗滷(魯)肉飯,說起滷(魯)肉飯到基隆到有名店,但女兒想一邊吃滷肉飯,一邊吃鼎邊趖,我們就點一碗來嚐嚐。
這一碗的滷肉飯怎麼看都好吃,唯一的缺點就是"肥肉"的比例太高,有點不夠健康,而最好的的滷肉飯,40男總認為要以刀切成小片、小丁狀,有的肥,有的瘦有的肥加瘦,而且是肥多瘦少的六四比豬肉切塊,顏色要美,賣相好。而這裡就是"肥肉"的比例太高。 再去廟口逛逛,回想一下我的大學生活和廟口的互動,畢竟我有17年沒來過了,真是懷念啊!人真的老了,老是懷念過去。
要帶女兒們去吃泡泡冰了。
刑記鼎邊趖 基隆市正對基隆廟口前右邊 電話:02-24260043
2010年台北、基隆行(一)基隆廟口的中餐小吃-刑家鼎邊趖2010年台北、基隆行(二)基隆廟口的中餐小吃點心營養三明治、陳記泡泡冰、天婦羅2010年台北、基隆行(三)基隆景點中正公園、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2010年台北、基隆行(四)廟口的晚餐小吃-什錦春捲2010年台北、基隆行(五)台北縣萬里鄉景點-野柳地質公園2010年台北、基隆行(六)台北縣萬里鄉美食小吃-亞尼克菓子工房2010年台北、基隆行(七)基隆市景點-情人湖公園2010年台北、基隆行(八)板橋市景點-林家花園2010年台北、基隆行(九)板橋市裕民街宵夜古早味蛋糕、下營木屋魯味2010年台北、基隆行(十)台北市景點-自來水博物館2010年台北、基隆行(十一)貓空纜車、木柵邀月2010年台北、基隆行(十一)台北市社子-台北花卉村阿鴻的菜2010年台北、基隆行(十二)板橋市南雅夜市美食小吃-王記麻油雞2010年台北、基隆行(十三)板橋市美食-極鮮火鍋板橋旗艦店回程二水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