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在不知不覺中走入歷史,我們也往往由歷史中再找回心中情感。西螺是早年水陸貨運交會的重鎮之一,當時最鬧的商肆,就集中在延平路一帶。現在的西螺老街,或許沒有當年的繁榮,卻仍有一些古早味的建築,訴說者當年的繁華鼎盛,而老街上深具當地特色的店家,努力的經營數代相傳的古傳的西螺味,走一趟延平老街,在閒步漫遊中,恬淡的老街另有一種風味。 數度走訪老街,我最愛由老街上的信仰中心福興宮向東走去,這一段老街才短短的500公尺,卻可以欣賞二十、三十年代流行裝飾派風格ART DECO的建築手法,而老街上,讓我感到興趣是金玉成商行的鐘樓到螺陽齒科的立面樓房。 金玉成商行,由於商行原本是同一家族所擁有的樓房,所以在外觀上是三連幢的共同立面,再輔以非對稱的曲線建構外型,突出而停止的鐘樓時間,洗石子立面外貌,在時間洗練下,搭配藍天,令人有時間長河流逝的滄桑感。 ▲金玉成商行是老街上是典型的建築代表。 商行現今已轉型為懷舊滷味的商家,正是小鎮醬油製作出的飄香記憶,而我不只追尋味道,我喜歡在商行下方,眺望鐘樓,時間在這裡有一種既停留又前行的奇特感受。 西螺又稱螺陽,螺陽二字應自先民開墾者,為懷念故鄉福建螺陽而取名。而老街上的螺陽齒科,應是由此取名的,這也是老街上另一個吸引目光的建築,它立面上建構了非對稱式的大弧形,搭配後方的三角形木窗,是老街上採用二十、三十年代裝飾派風格的代表作。 ▲螺陽齒科是二十、三十年代裝飾派風格的代表作。 東市場:在漫步向東而行,老街上建於清朝末年木造古樸的東市場,正靜靜的佇立守候,由於西螺早年是水陸貨運交會的重鎮,東市場是南北雜貨交易市集,市場沈寂後,成了西螺著名古蹟景點,在建築形式上很類似東京造街的「牌樓厝」,內部木造材質在歷經時間粹練下,有著念念舊時光的感受,只是現今的東市,雖然已經依日式原貌修護完工,但人潮仍然略感稀落,過往繁華,如今蓼落,如何活化東市場,就需要看後續工作者的心力規劃。 ▲招商中的東市場,期待繁華重生。 西螺有句打油詩說道:「濁水溪,烏濁濁。西螺菜,銷寶島。上出名,豆油膏。西螺米,牌子好。氣味讚,免廣告。」 詩中說明西螺當地特色名產,漫步古早味的延平老街上,正是品味特色名產的好地方。 ▲在老街的尾端,立著米、醬、漬的裝置藝品,訴說著西螺的風土特包。 濁水溪流水潺潺的沖刷嘉南平原,讓西螺成了米的原鄉,來到西螺就不得不來這裡品味米食,而離鄉打拼,到城市工作多年的人們,原本心中充滿黃金綠意的稻田已逐漸模糊,但走訪老街,米製的食材總是會換醒你心底沈睡的回憶。 ▲原本記憶中的農村田園,已日漸糊模。 ▲但在西螺的路徑上,農村、田園、米的味道!卻逐漸鮮明。 ▲不論是碗粿或是油蔥粿,香Q黏的米食製品,是老街最美的味蕾回憶。 走在老街上,醬油店家招牌林立,古法釀造的黑豆醬油,愈滷愈香,是西螺最典型的特產,它正和老街一般,走過沈寂的過往,迎向展新的西螺在地品牌。 西螺的風土氣候,讓西螺成為生產醬油的重鎮,也因為醬油,所以又洐生出漬物。 就地理條件而論,西螺位於嘉南平原北端,全年日照充足,濕度有利菌類培養及醬汁分解作用,再加上西螺的生命泉源濁水溪,由於溪水適合豆類製品,再加上水質清冽,含鐵質量低,硬度適中,恰好適合生產醬油,也因為得天得厚的風土條件,加上西螺人的努力,西螺傳古法統製造的醬油,走過工業化大量生產,成為最具西螺的在地精神,而由醬油再洐生出漬物,讓西螺小鎮的故鄉味,更添加了一份飄香的漬物味。 要揮手告別老街,站在福興宮前目光向東遠望,老街的存在是一種生活文化,是過往人們在此生活的歷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失去了生活中的歷史文化,如何保存再造文化古物新生,考驗的是在地文化人的智慧,期待,西螺老街再造,米、醬、漬三味飄香、裝飾風格的懷舊老街能成為最美的西螺記憶。
【旅遊資訊】 西螺老街:主要街屋分佈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上(和福興路路口以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